你往往会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比如早晨闹钟突然出了故障,结果导致自己没有按时起床,你匆匆忙忙地起床后,意外地发现今天正好下雨,你在马路上打车时,平时空闲的出租车消失殆尽,你等了10多分钟才终于打上一辆出租车。当你到达公司后,发现平时只在下午才来的老板竟然已坐在了办公室里,而且还恰巧发现了你这个迟到者。于是,你便会感觉,这一天真是槽透了,简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了。然而真的有所谓的“倒霉日”吗?或许事实并不如此。在心理学中,有种认知偏见叫作“证实性偏见”,认为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即人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则忽视掉了。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比如对于上述事例,当一个人因最初发生的一两件事情而将某一天视为自已的“倒霉日”后,便会格外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厄运不断。但事实上,这一天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如自己撰写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说明他们愿意在合约上签字。但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这些“好”的事情都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那些糟糕的事情——“倒霉日”的概念由此而来。
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如果一个人讨厌某一位同事,便会下意识关注这名同事负面的人格素质和行为,用于证明这位同事确实不怎么样,导致这种不喜欢的情绪逐渐升级恶化,造成人际关系对立;如果一个人赞同某个观点,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视而不见。
要想摆脱恶劣的情绪,便要试着从“证伪”的角度发现事实,试着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负面态度背离的事实,这样才会庸人自扰地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