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起源和历史,鞭炮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5-12 09:09:58

中国人的春节,如果要选一个代表性的符号,我觉得一定是爆竹。

鞭炮起源和历史,鞭炮的由来和传说故事(1)

从古到今,每年除夕夜,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神州大地,爆竹声此起彼伏。那一声声爆竹,热闹而喜庆,爆竹的声响可以驱散这个寒冬的冷清,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呼喊。

这两年,因为大气污染的缘故,各个城市都陆续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节日的氛围总觉得因此也减弱了几分。

今年春节不巧遇上了疫情,我倒觉得应该部分放开禁令,让老百姓欢欢喜喜放几串爆竹,也是提振一点抗击疫病的信心。另外啊,这爆竹自古就有驱邪含义,此时此刻,更是非常应景啊。

那么,爆竹这种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在咱们古代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个吧。

1、古代文史资料反映出的爆竹习俗

古代爆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民俗活动,所以历代诗词都有大量描述。而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古诗,一定是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鞭炮起源和历史,鞭炮的由来和传说故事(2)

这个题目元日,说的就是一元之始,万象更新,也就是大年初一啦。所以要燃放爆竹,贴桃符,这些在古代习俗都是用来祈福驱邪,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不过王安石这首诗,看不出爆竹习俗的具体场景。一百年后的范成大也写了一首诗关于爆竹的诗,叫《爆竹行》,具体细节特别丰富。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咱们看上面标黑的诗句,具体描述了爆竹的过程。

首先是截筒五尺煨以薪,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把竹子截成五尺长(一米出头点)的样子,然后投入火堆之中。古人有一副画,很形象展现了这个样子

鞭炮起源和历史,鞭炮的由来和传说故事(3)

大家看到了吧,就是把竹子投进火中燃烧,这就叫爆竹。因为竹子内空,烧到一定程度,竹节之间就会发出爆响,啪啪声不断,这就是爆竹这个名字的缘由了。

所以最初咱们古代先人大年初一放爆竹,是真的烧竹子哟。

后面这句“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说的是竹子之间的竹节,被火烧之后的情形,这个时候健仆,也就是家里的下人就拿着还在烧的爆竹四处走动。这是为何呢?

前面咱们说了,爆竹的目的就是驱邪。所以诗句后面说了,爆竹声声,百鬼惊,神道宁,所以要拿着燃烧并发出噼里啪啦声响的爆竹,在庭院游走,驱散那些看不见的邪气。

这燃烧之后的爆竹,还要放在床底,犹有余威驱邪呢。

这就是古代一次典型爆竹习俗的过程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爆竹就是真烧竹子,用其火光和声响驱邪。

古人还有很多诗句,都反映了这个情况。

比如刘禹锡《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

还要元稹《生春》二十首(丁酉岁凡二十章)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那么,为什么古人认为爆竹有驱邪的用途呢?

2、爆竹习俗的具体由来

关于爆竹习俗,在古代文史资料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他写了一本《荆楚岁时记》,这本书很著名,是咱们国家古代第一部专门记述各地民俗风俗活动的书,对于后人研究古代生活有很大参考。

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这段话,明明白白的指出爆竹目的,就是驱邪,而且是驱除一种叫“山臊”的恶鬼。后来南宋赵蕃 《元日寄成父 》,有一句

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

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什么是山臊呢?托名汉代东方朔的古书《神异经》有一段记载:

“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

这个《神异经》是古代人专门记述各种神神叨叨玩意的书,和《山海经》有点类似,据现代人考证,应该也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这个山臊,是一种传说中会让人害寒热的恶鬼,古人画里面大概长这样

鞭炮起源和历史,鞭炮的由来和传说故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