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汉朝开始一直到隋唐,中国的道士炼丹前前后后搞了一千多年,炼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玩意。然后在隋唐之际,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无意间就发明了黑火药。
火药在发明之后,又经过多年实践,后来部分运用在了军事方面。比如宋朝就出现了突火枪等火器,此后延续到明清之际,火器在战争方面的用途越来越大。
火药如何在军事方面运用,是另一个话题。
历来传说,最早做出鞭炮的是一个叫李畋的人,这些都流传于湖南鞭炮作坊之间,传说李畋是唐朝人,曾经跟随药王孙思邈炼丹,但没有任何可信的古代文史资料作为凭据。而且前文说起,一直到北宋和南宋,民间习俗燃放爆竹还是烧真竹,因此李畋的传说实在是虚无缥缈,不可信。
火药玩具可能是在两宋时期就出现了,但是这个玩意造价很贵,民间可能消费不起。北宋末年的孟元老写过一本《东京梦华录》,是他南渡到杭州以后回忆早年在开封的往事,里面有个章节《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说的是皇帝看大戏,里面的记载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杖』.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髪.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杖......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又爆仗响.有烟火就涌出.......忽有爆仗响.又复烟火......又爆仗响.巻退.次有一撃小铜锣.引百余人.
这里的记载是驻军呈百戏,说明火药爆仗最初还是起源于军队,这里的百戏和军队各种祭旗仪式应该有一定联系。
南宋词人周密,写过一本《武林旧事》,类似于《荆楚岁时记》,记述的是当时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一些生活习俗。这本书《岁除》章中说到,皇宫里面在除夕这一天,皇帝巡幸禁中,有一种
“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火药鞭炮雏形。从这个记载来看,外画钟馗捕鬼,这个习俗也还是和驱邪有关。
当然关于这个物件的具体情形,现在已经搞不清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两宋时期,宫廷内部已经有了一些火药运用于娱乐消遣的习俗。而且和除夕驱邪联系了起来,这符合火药鞭炮后来民间运用的逻辑。只不过当时火药造价昂贵,民间消费不起,所以当时大多数爆竹还是火烧真竹。
至于后来,火药爆仗和火烧竹子的爆竹肯定并行存在了一段时期,当然这些细节咱们也无法考证了。
火药爆竹要到明朝中后期,才大规模出现在世俗生活,一直到清朝才真正发展成熟起来。关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古代资料记载,多见于相关文人笔记,及当时的话本小说。这里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回顾整个爆竹的起源和演变历史,大概是这样
不过从最初的爆竹,到如今花样繁多的焰火鞭炮,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没有改变。爆竹的存在一直都是中国人在除夕和春节期间,祈福驱邪的一种仪式。反映了咱们中国人对于健康平安的心理需求。
所以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核一以贯之,只不过这种文化载体发生了改变,这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咱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