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嵇康不仅是在打铁,也是在通过这个方式表示自己对世俗的的藐视。
钟会作为后来司马昭的心腹,曾经对于长其两岁的嵇康是敬佩有加的。
在《世说新语》中有记载这样一件事: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于是便“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但许久都没有听见嵇康对自己文章的点评,钟会也是一个天才少年,嵇康这一做法使得钟会感觉丢了面子,嫉恨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等到后来钟会显赫后,再次造访了嵇康,而嵇康却不加理睬,只一心“锻铁”,钟会正准备悻悻离开时,嵇康才开口问了一句,自己已经飞黄腾达,而嵇康仍是那无视自己的样子,这就导致曾经埋下的嫉恨的种子破土而出了。
那么这样一个人才究竟是如何走向死亡的?在司马家篡魏立晋的时候,最后是司马炎成功登上了帝位。
前期的时候,司马炎还能想起来励精图治,在后期很快就变得荒淫无度,甚至出现和大臣竞富的现象,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现象自然引起了一些正义之士的不满,但他们却没有能拨乱反正的方法和力量,在当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成为七贤,他们七人看不过这混乱不堪的现象,却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这志同道合的七人就选择归隐山林,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竹林七贤”。
后来山涛举荐嵇康当官,为司马家族效劳,嵇康立马就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还列出自己的“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这就招了司马昭的嫉恨。
而后他的好友吕巽做出了一件丑事,嵇康当了和事佬,但之后吕巽却是恶人先告状,使得清白人被诬陷流放。
嵇康不愿与之同谋,便找县官想要平反,而这一举无异于羊入虎口。县官深知嵇康已经惹得司马昭的不快,于是嵇康就这样被抓捕了。而后钟会的几句坏话最终将嵇康推向了死亡。
最根本的在于,嵇康娶了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是魏宗室的女婿,在思想上嵇康就会倾向于“曹操”正统 。
嵇康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是相反的,别人对于司马家族采取的是合作态度,嵇康却是拒不合作,导致了司马昭的嫉恨,再加上后来钟会的构陷,导致嵇康最后成为司马氏统治下的殉葬品。
参考:世说新语、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