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孝感日报】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古时“端”与“初”同义
“端五”即是初五
“五”和“午”相通
故又称“重五节”“重午节”
也有称“端阳节”
孝感俗称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
五月十五为“大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满堂香。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流传在孝感的民谣,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
包粽子
在孝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粽子也成为社会交往的礼品。
五月初五来临之际,家庭主妇们便早早地准备好糯米、粽叶、馅料和五彩线,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有的掺杂肉类、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繁多。
到了端午节这天,先浸好粽叶,洗净糯米,配好馅料,全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小孩子也来学包,谓之代代相传。
家长和孩子们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一起包粽子。通讯员万红丽 陈静 摄
悬艾枝,饮菖蒲酒,佩香囊
古时俗称五月为恶月,是因为五月入夏,气温升高,蚊虫四出,细菌繁衍,疫病增多,故人们多祈祝逢凶化吉。常见的艾、菖蒲等避虫之草便为人们用以驱疫防病。《荆楚岁时记》谓“采艾结为人,悬于户上,以禳毒气”。端午挂艾,至今城乡依然。
俗称端午喝菖蒲酒可祛病,故端午节又称菖蒲节、蒲节。
每逢端午,各地都有送香包、佩带香包的习俗。香包中的香料,一般用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山奈、白芷、丁香、甘松、樟脑等配制而成。人们佩带香包,除履行旧的礼俗外,还寄托着人们渴望幸福美好、吉祥如意的愿望。儿童们还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脖项、手腕、足踝上的习俗,名为“长命缕”,五色绒线象征五条龙,俗传可以降服鬼怪,有保护儿童安全之意。
赛龙舟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由此赛龙舟也成为端午最传统的习俗之一。
龙舟竞渡。全媒体记者吴垠 摄
从古至今
无论是吃粽子
还是划龙舟、佩香囊
……
端午节里的一幕幕
无不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今日端午
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传统节日里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愿你的生活
如端午的粽子丰富多彩
甜蜜美满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陈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