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系字眼,暗黑系的背景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6-21 20:11:44

许慎的说解不免迂曲,但他对“冥”的词义特点的分析却相当准确。《尔雅》:“冥,晦也。”《广雅》:“冥,暗也。”《字林》:“冥,幽也。”《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都与许君相同。

正因如此,“冥”在文献中多有一种漆黑昏暗的气息,仿佛看不到半点光明。

《史记·龟策列传》:“飘风日起,正昼晦冥。日月并蚀,灭息无光。”在那磅礴而至的冥暗之中,连日月都丧失了光彩

《淮南子·览冥训》:“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深邃的玄理犹如我们头脑中的黑箱,语言又怎能道得明白?

在汉语中,“冥”亦指死后的世界,“冥界”也好、“幽冥”也好,黑暗之外,更带上了几分恐怖的色彩。

暗黑系字眼,暗黑系的背景(5)

“晦”的词义特点与“冥”相近,都是昏暗不明。它有时和“冥”连用,《史记·高祖本纪》:“雷电晦冥”,雷电风雨交加,天地之间一时混沌起来。

《说文》:“晦,月尽也。”说的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月亮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朝向地球的一面背对太阳,因而我们看不到一丝月光

在文献中,“晦”可以表示夜晚,《列子·汤问》:“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朝生暮死,何其短暂。

也可以表示任何光线昏暗的时分,《楚辞·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还有我们熟悉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都是充满压抑的昏暗与迷茫。

正因如此,“晦”也可以表示一种隐晦、含蓄的态度。《左传》这样描述《春秋》的文风:“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所谓“《春秋》无义战”,“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夫子在《春秋》中寄寓了刚正严格的批评,但他毕竟活在历史现实中,言辞过激,难免为“当世大人”所忌。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微言大义”的表述方式,在隐晦微渺的行文中寄寓褒贬大义,这也就是“微而显,志而晦”的内涵。

在汉语中,“晦”与“海”是同源的。在今天看来,大海也许是无限美好的一片青蓝,让你想投入她的怀抱,尽情戏水。但对古人来说,海则是幽暗的、狂暴的、未知的,不晓得它什么时候就会翻脸,吞噬生命的一切。

其实,对海的未知之感,以及由此而来的恐慌,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你可以试着在夜晚走近海边,听一听那由远至近的潮声,直面眼前无尽的晦暗。哪怕你知道眼前的海水只能没过膝盖,但也未必有勇气走入其中了——这种由“晦”而来的恐慌,正是“海”的得名所在。

暗黑系字眼,暗黑系的背景(6)

02

当豪杰落入命运的暗夜中

和“冥”与“晦”相比,“夜”无疑更为常用,但我们似乎很少思考它的命名由来。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在上古音中,“夜”是铎部,“舍”是鱼部,鱼铎对转,这是一个解释命名理据的声训。段玉裁说:“以叠韵为训,天下休舍,休舍犹休息也。舍,止也。”认为“夜”的命名理据在于整个世界都得以“休息”

事实上,“夜”的得名也来自“幽隐”。在古文字中,“夜”和“亦”十分相像,标志了人的腋窝部位,陈独秀(就是那个陈独秀)说:“腋亦在人臂下脅间幽暗处也。”他的观点应该更为合理。

暗黑系字眼,暗黑系的背景(7)

“夜”可以组成暗夜、黑夜等词,其构词理据都来自“幽深”。《史记》记载,项羽进咸阳后想要东归,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不论楚人是否沐猴而冠,锦衣夜行,别人总是看不见的。因此,夜晚中的活动往往要伴随烛火。《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没有火光,夜是自然漆黑一片的。

暗黑系字眼,暗黑系的背景(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