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班牙的高迪建筑赏析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一生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高迪像 图片转自百度图库)
天才级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对于巴塞罗那整个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是无人能及的。他对色彩、形状、风格的大胆创新常常来源于他对大自然的崇拜,这也是巴塞罗纳的迷人之处。高迪曾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他认为大自然界是没有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
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的建设工作占据了高迪晚年全部的精力,可以说是他晚年全部心血的结晶和荣誉的象征,也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在高迪的心中,他的这项工作并非为世间的凡人而做,而是在为上帝建造这座教堂。面对教堂漫长的建造过程中,高迪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的客户(上帝)并不着急”。
(圣家堂外观 图片转自马蜂窝)
这是一个真正的百年大工程,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1882年开始正式开工,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他在这生命最后的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当高迪于1926年去世时,大教堂的完成度大概在15%到25%之间。
在高迪死后,建筑由首席建筑师苏格拉内(Domènec Sugrañes i Gras)主持,直到被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打断。令人惋惜的是,这场内战毁坏了大教堂一部分未完成的建筑以及高迪设计的模型和部分高迪的设计稿,现在的设计则是基于被大火损坏的原设计和部分现代的改进设计重构而来的。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自1940年以来,建筑师弗朗塞斯科·金塔纳(Francesc Quintana)、普伊格(Isidre Puig Boada)、路易斯·博奈特(Lluís Bonet i Gari)和弗朗塞斯科·卡多内(Francesc Cardoner)等人依次接手了工作。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建筑和设计过程中引入了计算机,大大地提升了大教堂的建造效率,于2010年,时任总建筑师的路易斯·博奈特之子乔迪·博奈特(Jordi Bonet i Armengol)宣布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进度终于过半,并于同年,圣家堂教皇本笃十六世封为宗座圣殿。2012年,乔迪·法利(Jordi Fauli)接手成为首席建筑师,并于2015年10月宣布70%的建设已经完成,建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整体大教堂的大部分结构将于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纪念之时完工,这将是对这位天才建筑师最好的缅怀。可是,2020年9月16日,尚在建设中的圣家族大教堂因疫情导致工期推迟,建设资金也受到影响,乔迪·法利的这个梦想也随之破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历时近150年的为上帝而建设的天才工程能圆满地完成,它将为世人带来更大的震撼。
(圣家堂设计效果图 图片来自Citytalk城市通)
没有人会想到一座教堂会以这样一种形式展现,这将近150年的建设工程,似乎正是天才建造师高迪对完美最高要求的诠释。他为教堂圣殿设计了三个立面,这也是我们最能看到高迪强烈的宗教信仰的地方之一。这三个立面每一个都与基督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有关:出生、受难和他永恒的荣耀,所以他们分别被命名为诞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受难立面(Passion façade)和荣耀立面(Glory façade)。
面向东方的是诞生立面,用太阳升起的方向来代表基督的诞生。它包括四个塔楼和三个门廊,并装饰有不少令人联想到生命的元素,受高迪的自然主义风格影响,雕刻作品大量采用了自然景观和图像,各自都表现着自己的特质,如雕刻在立面两侧的变色龙代表着大自然的不断变化,而隔开三个门廊的两根立柱下分别有一只海龟、一只陆龟,各自象征海洋和陆地,同时又因为各自的始终不变就又成了时间的象征。这个立面的三个门廊分别被命名为希望(Hope)、仁慈(Mercy)和信仰(Faith),这正是天主教教义的三大支柱,其中仁慈门廊上雕有生命之树。整体而言,这面墙展现了大自然的存在和不断变化的寓言,因此也展现了造物主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