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民族,又有七月七、七姐诞、七姐节、七娘会、七巧节、七夕祭、巧夕、双七、重七、香日(俗传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织女梳妆打扮、涂脂抹粉,满天飘香,故名)、星期(期:约定、约会,牵牛星、织女星一年相遇一次,如同约定一般,故名)、乞巧节、女节、女儿节、少女节、姑娘节、兰夜(古人称农历七月为“兰月”)、牛公牛婆日(越南华人的习惯称谓)、少儿节、穿针节、道德腊(道教对七夕节的称谓)等不同的称谓。据上述称谓,不难看出,有的是依据节日的时间来称呼的,如七月七、双七、重七、兰夜;有的是依据节日主要参与者的性别来称呼的,如女节、女儿节、少女节、姑娘节等;有的则是依据节日主要活动来称呼的,如乞巧节等。
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鉴于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于是,人们逐渐将七夕节称作“中国的情人节”。这一称谓合适吗?赞成者认为,这一节日,不是缘起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吗?怎么就不能叫“情人节”?宋代词人秦观《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更是情人们彼此表达爱恋情愫的名词佳句吗?
其实,如果我们细细检索古往今来的七夕节的主要节日活动,不难看出,尽管由于时代、地域、民族的差异,导致历代、各地、不同民族的七夕节节日活动形式多样,但历久不变的“乞巧”、曝晒图书等主要节俗,却似与爱情有“风马牛不相及”之感。下面,我们就通过中国古代七夕节主要节俗,及历史上人们对“七夕节”的“爱憎”观念的演变,简明扼要地论述一下,为何“七夕节”不宜简单地比附为“中国的情人节”问题。
一、乞巧如前所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尽管由于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七夕节”节日风俗,也形式各异,但有些风俗,却传承甚久,分布广泛。如本文要叙述的女子“乞巧”(又叫“赛巧”)风俗,就是其中之一。
穿针乞巧
女子“乞巧”风俗渊源甚久,至迟在西汉末已经出现。据说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就记载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此记载可知,最初的“乞巧”方式,比较简单,就是看谁能又快又好地将丝线穿过七孔针,能快速穿过者为胜,意味着她心灵手巧。穿不过,或穿得慢的为输,谓之“输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用线穿针的方式来竞赛、取乐了。在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夕,妇女们或传承以往的“乞巧”风俗,在专门的场所,用线穿以金、银、玉、石等为原材料制作的七孔针;如《舆地志》记载,南齐武帝时专门修筑层城观,每年七月七日,宫人们多登楼穿针。世谓之“穿针楼”。或采取新流行的“乞巧”风俗:在院子里摆放几筵,在上面陈列酒脯瓜果,拜祭牵牛、织女二星。谁的瓜果上有蟢子(一种身体细长的暗褐色蜘蛛)所结蛛网,就被视为心灵手巧的象征。
乞巧与蜘蛛
唐代,每逢七夕,宫中专门用锦结成高百尺、可站坐10余人的楼殿。嫔妃、宫女们在上面摆放坐具,陈列瓜果酒肉等祭品,祭祀牛、女二星;然后,在月光下,女子们以五色线穿九孔针乞巧。乞巧完后,演奏音乐,宴饮作乐,通宵达旦。民间也纷纷效仿这种风俗。
除穿九孔针乞巧外,唐宋明清时期的女子们,基本上传承了南朝以蜘蛛结网来判断心灵手巧的方式,只是历代具体判断标准,有所不同。如唐代女子,将自己捉到的蜘蛛放在小盒子里。次日早晨打开,以蛛网的稀密,作为判断巧否的标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宋代或以蜘蛛所结网是否浑圆、周正,或以蛛网的稀密为标准。明代也多以蛛网稀密作为标准。
北宋时,不仅“七夕节”一词在文献中正式出现,而且还被朝廷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京城汴梁中,还专设买卖乞巧诸物品的市场,时人称作“乞巧市”。另外,还有“水上浮”(用黄蜡做成的凫雁、鸳鸯、龟、鱼等,画上颜色,染上金彩)、“谷板”(在小木板上敷薄土,种上粟,令其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村落之态)等玩具和各种吃食等。自七月初一至七月初四三天内,“乞巧市”内可谓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年轻的女子们利用节日悠闲,会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
元代宫廷中筑有“九引台”,专供七夕宫女们登台穿针乞巧。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为“输巧”。“输巧”的女子,要出钱赠给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