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到了南宋末年,宋元在广东崖山进行了决战。南宋战败后,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bǐng)投海殉国。
小皇帝落水的时候,他亲自喂养的一只白鹇在鸟笼里悲鸣挣扎,最后带着笼子一起落入海中,被后人称为“义鸟殉葬”。而后明朝在崖山修建崖山祠纪念牺牲的南宋君臣和百姓,特意为这只白鹇修建了一座“白鹇冢”,至今依然还在崖山祠中。
《白鹇殉主》 丰子恺绘,弘一法师书
除了李白作诗与义鸟殉葬这两个典故外,明清时期的历史中也有白鹇的身影,地位还不低。
在古人看来,白鹇洁白的羽毛象征着清廉,性情正直,举止行动优雅,不与其它鸟类混杂,代表了洁身自好的品性,于是就被选做了五品文官的象征,绣到了官员朝服的补子上,也就是影视剧里官员衣服前胸后背的那块图案。
明清两朝四、五、六品文官的补子图案
而在白鹇较为集中的西南地区,还有一个民族把白鹇作为了图腾来崇拜。
云南哈尼族发源于古代北方的羌(qiāng)族,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南下迁徙到了云南。在哈尼族的传说中,当时南下的祖先在云南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中迷了路,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只白鹇鸟飞到人们面前,来回飞行鸣叫,像是在叫人们跟上它。
哈尼族首领看出这只白鹇是来带路的,于是领着族人跟了上去。翻过三座大山后,果然走出了原始森林,找到了适合定居的地方。自那以后,哈尼族就把白鹇视为神鸟,并将它当成了民族的图腾。
“林中仙子”和它的漂亮亲戚白鹇的颜值有目共睹,因为在国内分布广而数量不少,时常就能在各地看到游客偶遇白鹇的新闻,也有不少鸟类摄影爱好者喜欢蹲守白鹇。
因为白鹇非常“上镜”,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仙气十足,所以人们也给了白鹇“林中仙子”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