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覃阳玲
故乡烤馕饼的味道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童年、少年时代生活在新疆的“塞外小江南”阿克苏。家在城郊多浪河畔一座叫“依杆旗”的村庄里。村子由几百户维吾尔族、汉族村民合居而成。美丽的多浪河绕村潺潺流淌,成片的胡杨林、梨树林、沙棘林、红柳丛掩映着村庄,宛若世外桃源。
每天,村里大小不一的几十个维族、汉族小伙伴聚在林间玩耍。燕子回时,戈壁红柳醉春烟,女孩子折下红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男孩子削红柳枝做口笛,用嘴一吹,发出清亮悦耳的声音,悠悠地飘在风里。中午大伙儿未尽兴不归家,维族小伙伴掏出馕饼与大家分享,你掰一口,他揪一块,不分彼此,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儿时,我认为世上最好吃的数馕饼。它外焦里酥,咬一口外圈香酥,里层劲道嚼起来满口生香。阿娜尔古丽知道我喜欢吃馕饼,总偷偷多带一个出来。我们头戴红柳花环,坐在花开正盛的红柳丛下,大快朵颐。眼前一派盛景,“戈壁佳人”红柳花一丛丛、一簇簇挨挨挤挤俏争春;“戈壁仙子”梨花飞玉飘雪、俊秀莹润落英缤纷秀舞姿;“戈壁王子”胡杨树伸开修长嫩绿的“胳膊”热情地拥抱温暖的阳光。空气里弥漫的花香与手里馕饼散发的麦香恰到好处的融合,使故乡的味道刻在记忆的心坎上。
我和弟弟对馕饼情有独钟,缠着母亲打馕饼,铆足劲一哭二闹来折腾。母亲妥协了,请来扎伊尔大叔帮忙,在院里盘出馕坑,刚成型的馕坑不能用得晾晒干透才行。我们每天起大早去看馕坑,数着日子盼啊盼,终于等到可以打馕饼了,高兴得雀跃不已。阿娜尔古丽和热依娜大婶当起母亲的师傅,从和面、盘面、醒面开始教,接着往馕坑底部铺上红柳木炭燃着,再将面团揉成饼状,然后撒上葱花芝麻,为了馕饼美观,还用钢齿在上面扎上各种花纹才算大功告成。最后烤馕饼这一道工序非常考验技术,要将馕饼一个个贴在馕坑壁上烘烤,还要掌握好火候。等到到一圈圈香味溢出来,余香袅袅在院子里逡巡久久不散,就知道馕饼熟了。我和弟弟眼睛一眨不眨,直勾勾地盯着母亲学热依娜大婶的样子,用铁钩将馕饼从馕坑里钩上来。
这是馕饼吗?热依娜大婶烤出来的分明是勾人味蕾的焦黄色,可母亲钩上来的却是焦炭色。“妈,这是黑焦碳饼,不是馕饼!”弟弟噘着嘴不满地嘟囔,一众人便哈哈大笑起来,震得落在粮仓顶上伺机偷粮食的鸟雀扑棱棱地惊惶四散。
村里似乎早已约定俗成,谁家打馕饼,乡亲邻里会循着香味过来,搭把手和面的、添碳的、学技术的不约而同聚拢来。母亲将馕饼装进竹篮,招呼大家坐在院里分享。大家吃着馕饼侃侃而谈,汉族乡亲半生不熟的维语夹杂着维族乡亲拐音跑调的汉语,逗得我们在一旁直乐,大人们谈论今年的收成、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我们一群维汉小伙伴每人手里半张馕饼,吃着、玩着、闹着、笑着,那些焦黑的馕饼竟也格外香酥美味起来。
村里家家户户的汉民都跟着维族乡亲学会了打馕饼。外出做工、伺弄庄稼、走亲访友,人们都会带上馕饼当干粮,省事又好吃。
逢年过节维汉两族乡亲互相走访。春节,维吾尔族乡亲给汉族村民拜年,他们的礼物多是一摞摞馕饼。过节礼物不是普通馕饼,而是浓香型的油馕,总令我和弟弟欲罢不能。趁母亲不备,偷拿出来躲进树林里招呼伙伴们一起吃。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等日子,我们和父母一起去拜访维吾尔族老友,带去的礼也是母亲烤的馕饼,炸的馓子。彼时,大家幕天席地围坐印花毯上,叙家常、赞生活、颂祖国、唱幸福,那种其乐融融的亲切温暖使得馕饼格愈发有滋味。
工作后离开新疆,距家千里之遥。故乡红云绵延的红柳花、金果坠枝的沙棘树已渐行渐远。然,馕饼的滋味始终萦绕唇齿,盘桓心间。多年来,每逢上街,我都逛美食城、回民街,不为别的,只为买回我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烤馕饼。一馕心系故土,一愁魂绕乡情,馕饼为媒,牵住了两个不同民族的心。
故乡烤馕饼的味道至今依旧念念不忘。
巴山月芽常年征稿
巴山月芽,看我茗高天下,共创文艺之家!
我们一边专注高山白茶,领跑大竹茶业;一边青睐文艺大家,见证盛世风华。来吧,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一段文字、一个视频、一首歌曲、一件雕刻……我们期待您的每一次关注!
我们在巴山月芽今日头条号常年征稿,每篇刊载的稿件均有礼品赠送。我们原则上每月评出五篇优秀奖稿件,各奖励三百至一千元的奖品,并在《达州广播电视报》“巴山月芽”副刊登载和巴山月芽公众号刊发。
每年我们将对获得优秀奖稿件综合评比后,优选一二三等奖5篇,给予总价10000元奖励!
投稿邮箱:bs_crescent@163.com
或添加微信(*BS-CRESCENT)投稿。
电话:0818-2330000、6938888
*BSCRESCENT
温馨提示:我们只征集未公开发表的原创原稿,谢谢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