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5
中秋
明·杨慎
四壁蛩吟白露团,西园清夜为谁欢。
千家门闭中秋月,只有愁人独自看。
八月十五的夜晚下起了露水,月儿正圆,蟋蟀也在不停地吟唱,整个花园一片欢闹声。
千家万户都在享受着中秋团圆的天伦之乐,只有那些忧伤离别的人才独自凝望着月亮。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孤寂景象。在这个人们的团圆时刻,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明亮的月光。诗人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欢乐团圆的向往。
6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已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睹月思乡、思人,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感慨。
7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诗人抬头望月,感慨万千。想象着嫦娥已厌倦了月宫中的寂寞生活,仍然怀念人间。还将月宫中的桂花撒向她眷恋的人间,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