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

首页 > 网络购物其他 > 作者:YD1662023-04-17 03:41:18

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1)

“全年最低价”“买到就是赚到”……双十一经历长达十余年的造节营销,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全年优惠力度最大的节日促销印象。据逐年观察,电商商家的优惠活动亦逐步变得花里胡哨,甚至需要消费者费尽心思计算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取优惠。然而,南都深圳大件事通过整理消费者反馈发现,有电商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存在不少价格“套路”。

现象1:先提价后降价,双十一促销比平日价格更高

本打算在双十一大促低价消费,却发现双十一商品的价格折扣还不如平日价格优惠,消费者陈女士表示,自己在今年六月底购买了一款价格为79元的面霜。双十一期间,陈女士通过过往购买记录进入该商品链接,发现此前购买过的同款产品没有降价反涨价。

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2)

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3)

据商品链接的双十一活动显示,该款原价为99元的面霜“降价”至“狂欢价”为89元,陈女士质疑,商家存在营销套路,通过先提价后降价的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陈女士于是向客服提出疑问,被告知两次购买活动价格不一样,该商品在目前双十一期间,可参与“第二件半价”活动,买两份产品价格133.5元,要比陈女士平日价格以158元购买两瓶的价格更优惠。

对于“第二件半价”,陈女士认为,这是商家在诱导消费者多消费。“如果我只购买一盒护肤品,就意味着双十一并没有更优惠,而是更贵了。”

现象2:不兑现优惠承诺,付尾款发现比宣称高出上千元

宣称预售付定金折后5956.8元,实际付款价格却要高出千元,深圳市民罗先生本打算趁着双十一活动优惠期间购入一款某品牌的18K钻戒,结果到付尾款时却发现,实际支付价格并不与原来宣传页面相符。

据罗先生提供的商品页面显示,该款钻戒原吊牌价为8680元,在10月20日-31日期间,平台宣称可参与双十一预售活动,享有“付定金8.5折”“定金100元抵470元”“实付满6800减600元” “双十一消费券满1000减50”等优惠后,钻戒最终价格应为5956.8元。于是在27日,罗先生便付了100元的定金。

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4)

双十一尾款付了和实际不一样,双十一尾款一定要凌晨付吗(5)

但到了11月1日,却发现预售订单结算页面中,尾款待支付6908元,加上100元的定金,实际支付价格与原来宣称折后5956.8元相差了上千元。罗先生随即找客服沟通,却没有结果。“粗略算了一下,除了定金的8.5折和抵扣470的优惠,其他宣称的优惠均未享受到。” 罗先生质疑,商家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又不兑现折扣。

现象3:凌晨蹲点付定金尾款,次日现买价格更优惠

消费者抢先参与双十一预付定金活动,结果等到付尾款当日,却发现还不如直接购买的价格更优惠。1号凌晨,刘女士蹲点终于支付完两款鞋尾款,在扣除优惠券、会员专享、跨店满减和红包后,支付尾款479.17元,算上此前两双鞋的90元定金,实际共支付了569.17元。然而当天10点,刘女士就发现她预购的两双同款鞋子,同时下单仅需付款558.50元,且不需要预付定金即可购买。

“说好的预售一定比现买便宜的呢?”刘女士向客服讨说法。一开始,客服先是肯定了“预售肯定比现买便宜”的说法,称刘小姐预售只花了400多,而现在是500多。但在刘女士指出400多只是尾款,还有90元定金后,客服改口称:“使用不同的优惠券会有不同的价格,尾款也会不同。”并称“这是无法预测的,具体以实付为准”。

刘女士认为,既然以实付为准,那就应该退差价。但是客服却以“已经发货且没有刘小姐的码数”为由拒绝退还差价。“不仅价格更贵,预售 付尾款的方式也耗费了消费者的精力和时间成本。”

现象4:价保期内商品价一降再降,价保规则不明确

为保障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营造出互动最低价,不少商品设有价保服务,然而遇上双十一大促,却有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保障。消费者杨女士表示,自己在10月31日以288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洗衣机,显示价保30天。

次日,杨女士就发现自己购买的洗衣机降了120元,于是向客服申请价保并成功退了差价。没想到的是,价保完成后的第二天,洗衣机再次降价,显示11月2日到手价格为2584元,比杨女士购买价格便宜了305元。杨女士再次联系客服,申请价保,却被客服告知每个商品只能价保一次。

“我所理解的价保保证的是一整个时期内的最低价格,怎么就变成按价保次数算了呢?”杨女士表示不解,“对于商品,我也无法预计什么时候会再次降价。”随后,杨女士再次联系客服,协商后最终获得了二次价保。

据该电商平台的价保规则显示,带有“7天价保”/“15天价保”/“30天价保”服务标识的商品,在消费者下单后的规定时间内,因商家调整同一商品价格,导致购买后商品发生降价,可以申请价格保护。但其中并未对价保次数作出说明。

消费提醒:切勿迷信“价格优势”,理性网购及时维权

“双十一”是电商平台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从消费者的消费投诉发现,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

据此,11月4日,中消协发布“双十一”购物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同时,当前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中消协建议,消费者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此外,为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8日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要求电商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和广告发布,禁止不正当竞争和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等。其中,针对促销行为规范,市监局要求平台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商家追求盈利无可厚非,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营利属于经营自由。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参与是电商发展的原动力,商家应当在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中消协亦在消费提醒中向各类电商经营者倡议,要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撰文:南都深圳大件事智库研究员 刘嘉仪 郑少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