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制作方法如下——
取鸡一只,割喉放净鸡血;整只放入沸水浸泡,十秒钟后取出,迅速将鸡毛褪尽;在鸡的后腹部开一小口至鸡屁股,从中将鸡内脏全部掏出,内外清洗干净;将鸡的两只脚折进鸡腹内;先将整鸡放入清水微沸,除去血腥味;再将整鸡吊起,置于微沸的清水或高汤中,约10分钟,鸡熟;将鸡取出,用事先备好的凉开水浸泡(促使鸡之皮肉紧缩),清洗滤尽,待表皮干后抹上熟花生油,斩件齐整,上桌;另备姜茸、蒜茸拌盐,淋上熟油生抽,盛碟蘸吃。
这其中有几个讲究——
第一个讲究是鸡的原料,必须是广西本地土产的细骨鸡,体重不超过1000克,最好是没下过蛋的童子鸡,这样做出来的白斩鸡才会肉质细嫩,肉香清甜。
而大规模饲养的饲料鸡和老母鸡则不在考虑之列,一是饲料鸡体大骨疏,肉质纤维太粗,食之如嚼木头,只适于油炸、红烧;二是老母鸡肉老筋韧,只适于熬制老火靓汤。
第二个讲究是制作时更注重浸润而熟,而不是用猛火来暴煮,这样更容易保持鸡体的完整、美观、卖相靓丽,和避免肉质纤维化产生的老硬口感。
第三个讲究是必须充分把握火候。当鸡膝关节外肌肉已显出收缩时,就该明白鸡肉已经“熟”了。这个“熟”不是“全熟”或者“烂熟”,而是熟至八五成或九成。“全熟”的白斩鸡也会香味走散。
通常意义上的白斩鸡的“熟”,指的是肉质刚好可食用、用牙撕扯很方便的程度,这是一个只能凭经验掌握的临界点——将整鸡剖开斩块时,肉质刚熟,而鸡筒骨内的血还是红色的。
不少北方人士据此认定鸡肉“没熟”,所以北方来广西的朋友就该注意了——千万不要用自己原有的思维定势,来揣度“桂菜”,否则就会失去品尝“桂菜”原汁原味的良机。
在《粤人桑梓录》中,还有一小段文字,提到粤菜为什么“以鸡为尊”——
“粤人以鸡为尊,俚语曰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然粤人尊鸡确有其详。一曰清白全身以奉,并无私藏。二曰四翼俱全重乎完整,以昭待客之诚。三者取其直白易取价廉耳。”
这意思无非是说,以白斩鸡作为待客首选,是因为白斩鸡清清白白,四肢俱全,可以表明作东之人待客的诚意,没有什么把好货藏起来秘不示人的嫌疑,而且制作白斩鸡,也比较便宜并且容易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