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

首页 > 兴趣爱好 > 作者:YD1662023-04-17 01:37:24


如何判断一个人唱歌好不好听?

对于很多人来说,首要的也是最明显的标准,大概就是这个人的声音(音色)好不好听,以及唱歌是不是会跑调(音准)。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1)

▲以音色见长的歌手周深

一般来说,音色、音准是我们从听觉上最容易做出判断的两个维度,但如果仅仅从这两个维度来衡量,明显是不够的,音乐中的节奏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标准。

相信大家身边也有音色好听,从不跑调,但只要一跟伴奏就乱了阵脚,抢拍或跟不上拍子的朋友。不用怀疑,这就是节奏感不好的典型表现。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2)

同理,判断一个乐手的演奏、一首音乐作品的好坏,也不能脱离节奏感来谈。

那么,节奏感究竟是什么?节奏感好坏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那些关于节奏的迷思。

节奏感是天生的吗?

节奏的本质,是随着时间有规律地重复。

尽管我们通常习惯于在音乐中提起节奏感,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比如跳动的心脏、转动的钟表、会议的节奏、电影的节奏等等…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3)

节奏的存在,是我们感受生命的一种方式,能让我们对抽象的事物比如生命、时间,有一种具象的掌控力。

音乐上也是如此,节奏的律动是音乐的重要抓手,是整首作品的“骨架”。一个拥有良好节奏感的人,可以在自然准确打出拍子的基础之上,情感跟随音乐自由流动,带给听众愉悦的感受。

那么,节奏感好不好是天生的吗?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大家能普遍感受到,在西方,特别是某些非洲地区,人们的节奏和律动要比我们好太多;我们很多人都需要拼命努力练习节奏,而人家仿佛生下来就会随着音乐起舞。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4)

几年前,确实有研究人员发表结论声称:节奏感的好坏可能是缘于天生。

2016年12月发表于英国《Nature Human Behavior》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没有接受任何音乐培训的人也能使用可预测的音乐节拍写歌,这表明有些人天生具有潜在的音乐特性,人与人之间的节奏感知力可能存在某种天生的差异。

事实上,有些人的节奏感可能连动物也比不过。之前节奏感超强会14种舞步的鹦鹉雪球,就因此在网上爆红,成为了“鹦鹉”界的传奇。

但这并不意味着,节奏感差的人无法得到提升。外界环境以及后天学习同样对节奏感的掌握有巨大影响。

非洲地区的人们之所以仿佛天生自带律动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充满律动的歌舞世界里,对音乐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而对于中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来说,除了缺乏成长环境的影响与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外,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节奏感的重要性。因此,在节奏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严谨的训练。

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印证,节奏感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提升的。比如多多进行击拍读谱、视唱练耳等训练,多听节奏感优秀的作品培养律动感,也包括多看Yusi的视频进行理解,慢慢会发现,节奏感并不是我们无法跨越的短板。

节奏感不仅仅指节拍准

那么,怎样才算是节奏感好呢?

准确的节拍仅仅是节奏感最基础的部分,只能称为节奏准确,并不能称之为好。

在此之前,或许有不少人认为会用脚打拍子是专业人士的标志。但其实真正好的节奏感是不需要借助外力来打拍的,因为节奏会在心里流淌,只要遵从心里的节奏自然表露出来就可以了。

因此,真正好的节奏感,不是机械地唱(演奏)谱,更要考虑节拍的韵律,带给人富有想象的律动感。

与钟表机械的转动节奏不同的是,音乐中的节奏并不是单一节拍的线性重复,而是有强弱拍区分的,同时可以利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时长,创造出丰富多变却依然规律的节拍。

最近Yusi在视频节目中提到火星哥今年的新歌《Leave the Door Open》时,就着重分析了其中鼓手Anderson Paak对节奏强大的掌控力。

同样的节奏型,很多改编版本在鼓的演奏上千篇一律,尽管节拍、鼓点是准的,却感受不到更丰富的变化,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而Anderson Paak在演奏时对鼓的音色、鼓声的强弱都有不同的处理,把鼓打出了旋律感,打出了诗意。

另外大家应该知道,除了通过对配器的娴熟运用来表现节奏感之外,音乐创作时的旋律、歌词同样都是有节奏感的。

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在节奏把控上相当出色的方大同。他创作时对节奏的处理就非常有新意:大胆改变歌曲的轻重拍位置,打破人们的听觉习惯,给整首歌赋予完全不同的感觉。

以及方大同的歌词从来都不会出于中文读写的习惯,将歌词里的每个字和节奏卡得严丝合缝,而是会故意选用长短不一的歌词,赋予音乐强烈的自由感。我们能感觉到,他的歌词永远是为旋律服务的,而不是用旋律来满足歌词。

他敢这样做以及有能力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在于他对节奏强大的掌控力,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用音乐表达。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用朗读来做比喻节奏感的例子,非常贴切:

节奏感的初级标准是可以按照原文,一板一眼地读出来,没有任何的错音;中级标准是在前者基础上加入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最高境界,则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创造自己的节奏,自由而畅快地表达。

当然,在自由灵活的节奏背后,是强大的创作与表演实力,是对全局的掌控力。而这种能力背后,依靠的是日复一日练就的熟练技巧与基本功,以及停不下来的思考与创新。

生活处处需要节奏感

不仅仅在音乐中,我们常见的很多艺术形式,也离不开节奏感。

比如绘画中也讲究节奏感。把绘画中的元素理解为音乐中的音符,那么绘画中明暗、虚实的对比,色彩之间的冷暖变化等,便是绘画中的节奏感。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5)

脱口秀、相声、小品等语言节目的表演,更是依赖于演员的节奏掌控。只有节奏恰如其分,才不会显得尴尬和奇怪。

跳舞踩鼓点诀窍,怎么听鼓点和踩点(6)

也包括写作、剪辑、演讲等各种各样的工作,都需要精心的节奏安排与设计,工作结果才能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说,不仅仅是音乐范畴内,其实很多领域都在追求节奏感。这是在掌握了基础的技巧之后,对能否如鱼得水投入应用的考验;是在掌握了行业初级阶段的内容之后,对能否站在更高角度,掌控全局的试炼。

同样,我们在生活也经常被各种琐事羁绊,每天忙忙碌碌停不下来,却总觉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所以,好的生活也需要节奏感。

明确自己的目标,每天规律地生活,找准方向向前。努力找到自己的节奏,掌控自己的生活,生活会还你以精彩。

不管在专业上,还是生活中,愿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