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今天是第35个“6·26国际禁毒日”。常常有人说,吸毒等于慢性自*。那么,毒品到底有多“毒”,吸毒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川观新闻邀请到了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戒毒民警们来解答这个问题。
①对身体机能的危害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各类毒品对消化系统均可造成损害,其中尤以海洛因为甚,主要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等。
对呼吸系统的损害:经呼吸道滥用毒品对呼吸道有直接刺激;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的毒品对呼吸道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由吸毒引起的营养不良和感染也可能波及呼吸系统,引起鼻炎、哮喘、肺气肿、肺出血等。
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很多毒品可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直接毒性,吸毒经常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和缺血性改变。研究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在吸毒后24小时内,55%有异常心电图表现。可卡因引起心律失常更为常见,常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肌收缩不全、心肌梗塞等。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吸食毒品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病变,如抽搐、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炎,长期吸毒可引起智力减退和个性改变。静脉注射含有不溶性掺杂物的毒品,可直接引起脑血栓。
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会对人的免疫功能造成直接和全面的损害。
吸毒过量致死:有资料表明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吸毒者尤其是静脉注射者,每次使用毒品时都有过量中毒的危险,很多吸毒过量死亡者甚至没有来得及把注射器拔出来。
②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为恢复身体机能,戒毒人员开展运动戒毒(省戒毒管理局供图)
精神异常精神障碍:吸毒会导致吸毒者产生各种精神异常征象,表现为交谈时可见赘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受损;情感反应以淡漠、沮丧多见;意志活动减弱,行为趋向退缩,始动性不足,懒散、疲沓、劳动力明显下降;人格改变尤为突出,焦躁易怒、猥琐自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减弱。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自*率高于一般人群:吸毒者时刻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中,常受到戒断症状的折磨,忍受吸毒引致并发症的痛苦。有资料表明吸毒者自*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15倍。
③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常使家庭陷入经济*、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高额的毒资,使得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夫妻中有一方吸毒,就会逐渐失去家庭义务和责任的观念,容易导致夫妻反目。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新生儿问题:孕妇吸毒,可通过胎盘血而输给胎儿,即出现“胎儿吸毒”,孕妇定时的吸毒,胎儿也得到定时的供给。但当出生后,随着脐血管的结扎,等于中断了毒品的供给。新生儿出生后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
艾滋病问题: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传播十分迅速,是因为静脉注射者常会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注射毒品,使带病毒的血液通过注射器从一个人进入另外一个人体内。
④新型毒品的危害
为恢复身体机能,戒毒人员开展运动戒毒(省戒毒管理局供图)
现在,一些人对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新型毒品吸食后虽然使人兴奋、刺激,但不上瘾、危害小,后果不严重。实际上,这些都是对新型毒品危害性的误解。
新型毒品对身体机能损害大:吸食新型毒品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人精神兴奋、产生幻觉,同时对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造成损害,连续使用会造成大脑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导致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新型毒品有很强的成瘾性:许多吸毒者为了寻求刺激而把吸食新型毒品当成一种时尚行为,一些新型毒品,如苯丙胺类毒品,比传统毒品的毒害性和成瘾性更强,不易戒除,即使戒除复吸率也更高。
新型毒品衍生犯罪危害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型毒品麻醉的功效,进行强奸、猥亵、抢劫等犯罪活动;还有的人吸食毒品后自控力下降,出现幻觉,实施毒驾、伤害,甚至*人犯罪,危害性极大。
新型毒品迷惑性强:新型毒品花样繁多,有的被伪装成饼干、巧克力、饮料、“电子烟”等,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迎合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强等特点,引诱青少年吸食服用。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