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小背篓原唱完整版,小背篓原唱完整版儿童版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4-15 11:02:24

原创作者:龙正忠

1990小背篓原唱完整版,小背篓原唱完整版儿童版(1)

(我的乡下老家,莲花山下,一个叫晓碾的小苗寨。)

早上,看到朋友转发的《小背篓》视频。

1990年春晚,23岁的湖南湘西苗家妹子宋祖英演唱了《小背篓》,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唤起了大家对乡情对母亲的思念。

乡情是什么?还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对家乡的那种牵挂,因为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留住了大家的往事。因为距离,埋下了乡情,因为变化,因为记忆,因为回想,还有些许的惆怅,进而酿制成了乡愁。

有人说,如果没有距离,还有乡情与乡愁吗?

应该没有!

距离,让我们把家乡与他乡进行对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观念深深刻进了世世代代人的心里。路途遥远,或不远,就是不能常回家看看,家乡,只能在我们的头脑里呈现,想去却不能去,能去却不能常去,越是这样,我们越是挂念家乡。

我们挂念家乡,其实是挂念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留在家乡的岁月与故事。

我老家离工作的县城并不远,40多公里而已,按理说,工作的地方就是家乡。然而,我们幼年、童年、少年时代,由于交通、信息、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很少走出自己的村寨,在我们的心目中,家乡就是我们出生、成长的那个寨子。

我是初三即将毕业、到花垣县城参加“中专”考试才第一次到县城,当年考上中师后到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就读,才第一次到州府吉首,在此之前,我到过最远的地方离家不超过15公里!

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那个叫晓碾的苗寨,寨子的一切,太熟悉了,也习惯了,寨子就是我们的“大千世界”。

苗族的一些童谣,就是在晓碾苗寨里学会的。我们小时候捉蝴蝶,不知谁先发明的,要先念“口诀”,——花蝴蝶,绿蝴蝶,你什么时候从花垣县城到这里。这童谣用苗语来读,非常押韵流畅、朗朗上口。在我们看来,离我们仅45公里的花垣县城,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家乡,几乎就是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全部。

这几年,写了20多篇童年趣事。

40多年过去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在童年里,在那个叫晓碾的乡下小苗寨中。

春天、夏天、秋天,我们捉黄鳝。

春天闷热的夜晚,打上火把或手电筒,到还没有插秧的水田里照黄鳝——冬天过去了,天气温暖了,黄鳝出来了。我们用竹条制作的夹子,把黄鳝夹起来;夏天,稻苗满田,我们找黄鳝洞,把黄鳝从洞中赶出来,用夹子把它夹住,技术好的,直接把黄鳝从泥洞里抓出来,我小时候有这个技术。秋天打谷后,有的水田干了,我们到干田里翻黄鳝。冬天,到干田里可以挖黄鳝,不过,冬天一般不找黄鳝,认为冬天里的黄鳝长虱子,不能吃,不像现在,什么季节的黄鳝都吃!

春天、夏天,我们捧泥鳅。多年前,有句话叫“泥鳅要靠捧”,我们有极为丰富的“经验”——春天、夏天,看到田里的泥鳅了,只要你靠近它,它尾巴一摆,钻到泥水里了,还把周围的水弄浑浊了,让你找不到它。我们是有“技术”的,轻轻的、慢慢的,用手插进泥鳅躲的那个地方的泥巴里,遇到滑滑的东西,连泥巴一起捧起来,放到田坎上,泥鳅就在里面,到了岸上,再大的本事,泥鳅也跑不了。

哪个地方有地枇杷,哪家人的梨子李子先熟,哪家人的黄瓜好吃,我们是“专家”;放猪、放牛、割牛草、打波萝(陀螺)、做高脚马、下雪天捕小鸟、守晒谷场,等等,我们是“内行”。当然,我们童年内行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幼年时妈妈背我的背篓是什么形状,我没有印象了,据说,人只能记住三四岁以后的事,三四岁后,我们就不要背了,得自己走路。

记住了妈妈背妹妹的背篓,有时用长筒形、上宽下窄的背篓,这种背篓专门用来背小孩子,上口“圆溜溜”;有时用椭圆形的短背篓,上口也是“圆溜溜”,这种背篓用来背猪菜、背柴,等等,不是专门背小孩子,是劳动工具,为了生活,妈妈常用这种背篓背妹妹们,我想,妈妈用背篓背我时,也应该是这样。

乡情,离不开对老人的记忆。我们小时候,这些老人年轻力壮,现在一个个老了,一个个离去了,坚守者,也不知道哪一天离去,反正有离去的一天——包括我们每个人。

童年、少年时,吉卫农场矮坡苗寨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最后坚守寨子的两位老人也下山和子女住了,空留7栋砖木结构的老式平房与风雨花鸟为伴。

我们在县城住了27年了,父母16年前下到县城住了,我们不在乡下老家过年已16年,乡下老家的房子空置了16年。

时常想起乡下老家,偶尔回去,乡下老家越来越冷清。

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外地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了,孩子们外出求学的也越来越多了,原来是读中学的去,现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也大量进城读书了。

有人就有一切,青壮年人口、孩子常回家的少了,有的干脆迁出了寨子,到自己认为更适合的地方定居。这些孩子还能记住乡情吗?还有乡愁吗?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乡情消逝,乡愁不再,已经是一种必然。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编辑/李艾家 周登友 黄沙沙

审核/尚欣 王向远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