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铁拐李……在我国,八仙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相传八仙受邀到蓬莱参加盛会,渡海之时,铁拐李建议大家不用舟船,各凭本事过海,自此,就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脍炙人口的传说。
在许多人眼中,都认为这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然而,在山东长岛,却流传着另外一个说法——八仙过海其实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一次惊心动魄的越狱。
北宋末年,统治者昏庸无能,朝廷腐朽不堪,底层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日,山东蓬莱县来了一个脖戴枷锁、脚扣镣铐的男子,他将被押解出海,送到一座孤岛上关押。
此人名叫吕岩,长岛人认为,他就是吕洞宾的原型。据传,吕岩在20多岁时就高中状元,可谓意气风发、少年得志,未曾想却因得罪当朝权贵,被抄家治罪,流放到海岛之上。
吕岩将要前往的岛屿叫沙门岛(今庙岛),北宋时,沙门岛又叫沙门寨,它不仅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也是一个军事要塞,守卫森严。据《登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朝廷在此设立刀鱼巡检,派遣水兵300名戍守沙门。
《宋史》也有言:
“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
可见,沙门岛是北宋关押重犯要犯的地方,被流放到此的人大多活不长,原因很简单——粮食短缺。
孤岛之上,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尤其是粮食,岛上算上士兵差役至少有上千人,但所有人的口粮仅仅依靠岛上80多户居民耕种供给,因此常常出现食物紧缺的状况。如此条件下,岛上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送来多少人,犯人总数不得超过300人。
庙岛群岛
北宋大臣王举元的一份奏折里做过这样一个统计:10年内送到沙门岛的犯人有3000多,但最后仅剩下180人。岛上生存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人都动过逃亡的念头,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难如登天。自从踏上沙门岛的第一天起,逃走的念头就扎根于吕岩的心底,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逃亡计划。不过,想要逃离戒备森严的海岛,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成功,他需要寻找可靠的伙伴。
经过一番观察和考量,他找到了6个囚犯,在这6人中,有一个叫钟离权的最有智谋,他原是一位将军,因伐辽失败,被判充军。于是,吕岩和钟离权就成了整个行动的主要策划者。
据当地民间传闻,他们7人每每利用放风的机会,寻找逃跑路线和观察守卫的漏洞,然后一起聚到一个隐蔽的山洞中密谋。如今沙门岛的一侧,有一个四通八达的山洞,人称聚仙洞,相传就是7人议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