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坡的历史地图,江心坡是怎么失去的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02-09 14:28:18

随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中缅边界形势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许多人还亲自前往中缅边界进行调查,勘察西南边疆。

1929年,江心坡一度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国内舆论喧腾抗议英军入侵中缅未定界的江心坡区域,教育部也通令全国出版界和教育界更正地图,将江心坡划入界内。

但是当时中方因为内忧外患,不仅没有派兵实际控制该地区,也没有照会英国方面。

1934年,英国又派兵进占班洪地区,在我国人民的奋起抵抗之下,最终将英国军队赶出了班洪地区。

这件事情也让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尽快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必要性。

1935年,中英双方派出代表共同勘界。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又将此进程一再拖延。

江心坡的历史地图,江心坡是怎么失去的(5)

而英国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还下令封锁中国仅剩不多的补给线——滇缅公路,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换文,就南段未定界限划定界限,史称“1941年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行政中心一度迁移到重庆。此时的蒋介石才真正认识到西南的重要地位,但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继承了英国的统治,江心坡也就成为了缅甸克钦邦的一部分。

此时的边界问题,只有留给新中国来解决了。

二、几经谈判,达成协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国周边多个邻国及其与中国的边界现状逐一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审时度势,确定以中缅边界作为开端,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开来,争取同其他邻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江心坡的历史地图,江心坡是怎么失去的(6)

1950年6月8日,中缅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从此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此时,在缅甸还有因为滇南战役而逃入缅甸境内的一部分国民党残部。

但缅甸由于连年战乱,军事实力十分薄弱,根本无力打击国民党残部。留在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部也一再向我国云南境内发动攻击,为了阻击敌人,解放军就在“1941年线以西”驻军。

此时的局势引起了缅甸政府的担忧,于是缅甸总理吴努主动向中国提出了解决边境问题的提议。

但当时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准备工作,周总理并没有明确表态,一直到1954年12月,吴努访问中国时,双方才第一次交换了意见。虽然此时双方分歧较大,但是达成了和平解决的共识。

江心坡的历史地图,江心坡是怎么失去的(7)

双方的分歧主要在,缅甸希望中方承认“1941年线”,而中方难以接受;

缅甸建议双方军队分别从“1941年线”撤离若干距离,中方建议在解决问题之前,双方维持边界现状。

就在中缅双方就边界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印度也介入到中缅边界问题上来。

印度声称大力支持缅甸的边界主张,特别依照“麦克马洪线”来划定中缅边界的北段。

印度此举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达成确认中印边界“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的目的。

印度方面不仅向缅甸提供有关文献资料和情报,还多次向缅甸通报和中国会谈边界问题的情况,并且向中国施压。

江心坡的历史地图,江心坡是怎么失去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