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夜宴》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这是一首写游宴山水的诗,相当有特色。第一句表明时节,第二句说明和谐愉悦的气氛,第三四句描写美景,五六两句突出主题,最后两句写分别的不舍。此诗对仗工整,清新自然,虽然声律不够谐和,但已接近五律格式。
律诗体制的定型和规范化,沈佺期、宋之问贡献较大,作为最高统治者,武则天不仅大力倡导,而且身体力行。她的时代,还称不上是唐诗繁盛的时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诗已经蓄势待发,预示着它的繁盛时代终将到来。
《曳鼎歌》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公元696年,武则天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
武则天以三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抒发了政治者的豪情,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作品。
《赠胡天师》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
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天师是对修道者的尊称。
看题目,这是武则天写给胡天师的诗。高人有高尚的志向,着山服在山里修道。远远地像隔着山月,隔着烟霞的身影越来越远。
前两句塑造了一个在山中潜心修道的形象。后两句写天师修道的经过。词句工整,其中也包含了武则天向往修道升天的愿望。
《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 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这也是一首游乐诗。
“万仞高岩藏日色, 千寻幽涧浴云衣”对仗工整,语句清新,其中,可见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风景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