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定义是什么,人格定义是什么意思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04-30 18:58:18

大学毕业生拍摄毕业合影(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鲁鹏/图)

一项对德国少年成长的研究发现,在中学阶段转向职业轨道或继续上学深造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可能会改变人的个性和总体心理特征。

2018年11月,《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工作或继续上学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可能会改变人格。

这项基于德国少年成长变化的研究发现,相比继续上学走学术道路的人,那些从16岁左右就开始转向职业轨道的人,在6年后有更高的责任心,但对调查、社交、开拓事业等活动兴趣更少。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大意是指一个人总体上的心理、个性特征,包括怎么想问题、怎么做事情等,一般研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在一生中总体是稳定的,但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一些对个人来说比较特别的经历,比如关系破裂、生活压力等,可能会改变人格类型。

家庭背景和学习成就感影响人生选择

对人格变化进行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社会环境中,经历着不同的人生,相对难以控制变量,长期研究的话,不可控因素就更多,这些都使得对人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存在困难。

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赫克托尔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研究所的杰西卡·戈勒(Jessika Golle)等人通过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10年级学生毕业6年后,在学术和工作两个不同轨道上的两组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研究,探讨工作和继续上学对人格的影响。

这里的10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毕业,但不同在于,德国的中学是从5年级开始的,义务教育须从6岁持续到18岁,这中间,从5年级,学生就根据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开始分流(其中老师的建议主要基于成绩),去到偏向职业教育的中学或偏向为高等教育做准备的中学等多种类型的学校,但这并不是完全平行的两条轨道,到了大约10年级之后,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重新调整要去走职业教育路线还是高等教育路线,其中后者相当于中国的高中,要为进入大学做准备,且德国是联邦制,各州教育制度并不完全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都很发达,10年级学生所做的选择虽然有成绩因素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成绩差的才去上职业学校”,这点在实验评估人格变化时非常关键。

研究者先是在2006至2007学年,对巴登-符腾堡州46所中学的2095名自愿参加该研究的10年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量,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男生占50.8%,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测量的主要是“大五人格”以及现实、调查、社交、艺术、事业心、传统等职业兴趣取向,作为一种常用的人格类型模式,“大五人格”通常包括了开放性(好奇心、想象力、对多样性的偏好等)、责任心(尽职尽责、自律、有计划等)、外向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向还是外向等人际互动情况)、宜人性(热情、体贴、善良、同情等)、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情况,是否焦躁、恐惧、孤独、愤怒、失落等)等五个维度,根据每个人在各维度的得分,从整体上反映出其人格特征。

6年后,研究者通过邮件对当年的学生进行随访,2095人中有660人同意继续参加调查,反馈了自己这6年所做的事情,据此把学生分为学术轨道组和职业轨道组,为确保大家的选择具有可比性,对10年级毕业之后走上两条轨道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必须是毕业后两年内就开始步入被纳入的轨道组的,另外排除信息填写不完整的,剩下508人。

对两组学生10年级时的情况分析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自我概念(self-concept,大意是指一个人根据各类信息形成的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与选择学术途径的学生相比,进入职业轨道的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数学成绩和德语成绩分数较低,对数学的自我概念较低,但对技术的自我概念较高,研究者分析,这表明他们进入职业轨道的选择过程与家庭背景、在校期间的成就感和自我概念有关。

既然两组其他方面差异大,这里就要考虑如何排除对人格影响的其他因素了,即如何尽可能地确保6年后的人格差异主要是由工作或继续上学造成的,为此引入了“倾向-分数匹配”(propensity-score matching,简称PSM)这个控制潜在变量的方式,比如成绩,要排除掉那些没有机会接受高中教育而被迫开始职业培训的学生,为此参与者10年级毕业时的数学、德语、第二外语的成绩要相对比较好才行。考虑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最后只剩下382名学生,其中212人在学术轨道组,170人在职业轨道组。最后发现了走职业轨道的学生,在6年后有更高的责任心,但对调查、社交、开拓事业等活动兴趣更少。

工作规范和角色可能塑造人格

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在此之前,很多类似研究曾对恋爱、婚姻、离婚、有小孩、第一次工作、失业等事件对人格的影响进行过分析。比如相比单身的来说,第一次谈恋爱的人可能会变得更热情、体贴、外向,责任心更强、情绪更稳定;第一次合作经历可能会增加个体的外向性和责任感;已婚的比着未婚的,外向性、开放性显著下降;离过婚的比没离婚的外向性会降低,等等。

考虑到类似心理研究控制变量是很难的,且成年之后,随着年龄增长,一般来说,人自然地会变得更有责任心、情绪更稳定、更宜人、更外向或者至少不会更内向,以及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等因素,相关结果仅供参考。

比如《人格杂志》2018年的一项关于日本人和美国人,人格特征随年龄变化的对比发现,宜人性、开放性方面差别不大,但外向性、神经质、责任感方面不同文化存在差异,美国人在外向性、神经质方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日本人在所有五项指标的波动幅度都大于美国人。

其实总体来看,人格随年龄的变化之外,主要是个人的社会角色、状态发生了变化,或者经历了特定事件,每个角色、状态背后有其特定的规范,反过来限制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规范越明确,影响越大。

而这种角色、事件与人格类型的关系并不是直接建立的,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很不一样的,更确切的影响应该取决于对一个人思想的改变情况,比如同样是失恋,有的人可能觉得天都要塌了,三观都被重塑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把自己总结的所谓“渣男”“渣女”身上的一些虚伪人格特征挨个否定一遍,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格尺度,而有的人可能一开始就认为爱情只是随便说说,早晚要分,那失恋对他/她就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强化了其原来的思想,而非改变。

具体到杰西卡·戈勒在德国的这项研究,正如其所分析的,进入职业培训和工作轨道之后,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行为规范,会促使着人更加认真、负责,但每个人在给定的级别上要服从领导的指挥,自信心也会受影响,相比来说,学术环境鼓励探索,约束没那么多,所以学生可能会更有开拓精神。当然这些想法只是推测分析,具体机制其实并不清楚。

工作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过程,来自工作环境的对个体人格的塑造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2018年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者在《管理学会年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的一项研究中认为,组织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严格按照某个完全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工作,像演员日复一日地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尽管这会抑制人格的改变,但是还要看到,工作环境、角色、其他工作相关的互动,以及个人的努力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格,这种人格变化是组织施加给人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诸如德国实验所揭示的,相对于继续上学,职业环境给人带来的调查、社交和事业心方面的抑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局限。

搞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察觉到可能对自己的人格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自己有意识地感知自我应该是有帮助的。成年之后,相比中老年,年轻人的人格是最容易变化的,想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还要趁早才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