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临证意义。内经强调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但并不排斥阳气的主导作用,因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并非完全处于同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从本文的凡阴阳之要。
阳密乃固也反映了这一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张景岳说:夫阴以阳为主,所关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石寿棠在《医原》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说: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又说: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石氏明确指出"阴以阳为统","阳以阴为基"。进一步阐明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中阳为主导的论点,肯定阳气的主导作用。
这不意味着"贵阳贱阴"而是在以"阴为基础"的前提下来认识阳气的重要作用,与只重视阳气者自有区别。就临床来看阳虚者固当扶阳,阴虚者亦当滋阴,这在调整阴阳的治疗过程中有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一般都侧重阳虚而用甘温分剂。
《灵枢·终始》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仲景本此立法,治虚劳里急(腹中拘急)诸不足(气血阴阳俱不足)。主以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饸糖)和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这些甘温之剂都偏重于阳的方面体现了阳为主导的看法。
具体地说虚劳病属于阴阳气血不足的,当用甘温之剂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水谷消化正常气血自生营卫和调则诸证得以缓解尤在泾说: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又如大失血的病人临床上常采取"血脱益气"的方法,用独参汤进行救治;阳虚汗出不止的病人常采用"津脱回阳"的方法,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救治。
凡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对阳气主导作用的认识。疾病是人体阴阳失调的反映,因此疾病的过程即是阴阳变化的过程。阴阳变化有时表现为量变,有时表现为质变。
凡由阴证转化为阳证或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即是疾病性质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常常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凡正气充足的大多由阴转阳疾病内轻浅转化,正气虚衰的大多由阳转阴疾病向重深发展。例如:《伤寒论》太阳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条)《伤寒论》阳明篇:"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条)这是阳气衰微,正气不足或治疗失当,重伤其阳致使阳经之病,从阴化寒化转为阴证的证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
·1.本方为泻下峻剂,应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过用。
·2.表证未解,不可过早用下法,以防引邪入内。
·3.邪热在经,阳明经证尚未入腑出现燥实便秘者禁下。
·5.呕或心下痞硬,少阳证未除者禁下。
·6.津液内竭者禁下。
·7.元气衰弱或脾胃虚寒者禁下。得之二三日口燥,烟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条)《伤寒论》厥阴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79条)前者是因其人真阴素虚,邪从热化热邪灼伤津液,形成阳明燥结,后者是因正气逐渐恢复邪由少阳外达,两条均属阴经之病,从阳化热化转为阳经的证候。
不过阴证和阳证的相互转化,并不限定在"重"和"极"的阶段,只要在一定条件下如邪正的盛衰病程的长短,治疗的当与不当等都可促成这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