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形象特征及主要情节,宝玉的人物形象总结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11-29 08:01:04

宝玉的形象特征及主要情节,宝玉的人物形象总结(1)

摘要:贾宝玉的精神世界的寄托只有林黛玉一人而已,加之“木石前盟”的根基,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惺惺相惜。贾宝玉在坚持自我本真、自由人格时遇到了林黛玉,所以二人感情弥笃。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有数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几十位,都各具特色。应该注意到的是,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当中,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主人公,而这个中心人物具有神话色彩、神仙色彩、叛逆色彩三种色彩。理解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多重色彩,有助于分析贾宝玉的复杂人物,也可以加深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悲剧性。

一、通灵宝玉的形象

《红楼梦》有很多别称,如《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其中《石头记》最合适,因为此书讲的就是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间的经历。第一回交代,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剩下一块顽石,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一僧一道即小说后文中的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将顽石变成一块扇坠大小的莹洁美玉,带入红尘繁华中。顽石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回到青埂峰下之后,把人世经历记在自己身上,后来空空道人抄录下来,经曹雪芹批阅增删得以流传于世。顽石就是《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衔玉而生。换言之,贾宝玉就是顽石在人间的化身。无才补天的顽石、通灵宝玉和贾宝玉,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

宝玉的形象特征及主要情节,宝玉的人物形象总结(2)

《红楼梦》开篇用了女娲补天的上古神话素材,贾宝玉成为顽石在人间的化身。在人们眼中,“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贾宝玉衔玉而生,这玉不是人人都有的。贾宝玉与世俗男子最大的不同,在外在表现特征中,就是与贾府精神空虚、行为污浊的众多男子区别开来。贾敬炼丹求道,吞金服砂烧胀而死。贾珍、贾蓉父子一味寻欢作乐。贾赦年老而色心不已,贪图纳鸳鸯为小妾,为了古扇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贾琏内有悍妻,但是平日里勾三搭四,仆妇之流也沾染。贾瑞见到王熙凤,痴心妄想,两次三番不死心,甚至忘了癞头和尚的告诫,最终身亡。贾政爱以风流名士自居、与清客闲谈,实则空疏。贾府男子贪色爱财,胡作非为,即使有一个贾政,也无法阻止一代不如一代的衰落。贾宝玉生于此家族中,也有一些膏粱子弟的习气,但从根本上对于此种种深恶痛绝,不屑与之为伍。“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子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

贾宝玉只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少数几个男子为友。秦钟为贫寒子弟,贾宝玉与之相见恨晚,在其死后照看孤坟十分在意。柳湘莲对别人“冷面冷心、无情无义”,敢于对心存不轨的薛蟠施以拳脚,与宝玉却是合的来。贾宝玉与忠顺王府的优伶蒋玉菡偶然相遇,互赠汗巾。优伶戏子在封建社会处于地位最下等,贾宝玉并不介意。此三人要比贾府男性的品行好很多。贾宝玉打破一般身份等级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人人平等、个性自由的朦胧意识。贾宝玉突出表现出对女性的观点。如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七八岁时的孩子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长大一如既往,如第二十回贾宝玉见过众多姐妹心中存着“呆念”:“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这些“呆念”的思想实质:“从浅层面上说,是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否定;

宝玉的形象特征及主要情节,宝玉的人物形象总结(3)

从深层面上说,是对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可见,贾宝玉存有一定程度的人道主义、人权思想的思想苗头,这也是贾宝玉内在的思想观念与众不同之处。《红楼梦》借助于上古神话浓重的神秘意味,使得贾宝玉这个人物具有了神话色彩,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顽石的经历也就是贾宝玉的经历。无才补苍天的顽石是在红尘繁华中,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最终回到青埂峰下的。“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16个字,实际上概括了整部作品情节的基本走向。作品这个整体结构体现的佛教色空观念,是作者在进行总体构思时就已赋予作品的。”贾宝玉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繁华生活,终究是要看破红尘出家的。顽石在小说的开篇出现,描写文字有限,但是它奠定了一种主要基调。加之,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金陵十二钗》画册的判词,所有《红楼梦曲》十二支的种种谶语和预言,统摄了全篇的走向。

二、神瑛侍者的形象

《红楼梦》在采用了上古神话的素材之后,没有急于描写人世间的贾宝玉,而是又引入了甄士隐梦中听到一僧一道谈论神瑛侍者下凡的故事。赤瑕宫神瑛侍者曾经用甘露浇灌过灵河岸边的绛珠草,后来因为凡心偶动要下凡到人间。而那棵绛珠草受天地精华,食蜜青果,饮灌愁水,修炼成绛珠仙子,为了报答灌溉恩情,所以随神瑛侍者一同来到人间。第一回中,绛珠仙子对警幻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贾宝玉、林黛玉分别就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在凡间的转 世 ,这是典型的神仙下凡的故事。仙话传说一般产生于秦汉及以后,随着老庄学说和求仙思想,以及与方术之士之说的结合,逐渐演化为道教,仙话与道教伴生而出,这已经与神话有了极大的区别。仙话一种情况是,讲述凡人通过修炼、神仙引导实现长生不老、成仙的故事。比如,传说修炼成仙的徐福、张良,吕洞宾、韩湘子等八仙的故事。在元代杂剧中有着较多的神仙道化剧,包括马致远的《陈抟高卧》《吕重阳三度柳树精》。另一种情况是,神仙因使命安排或者思凡犯错因而降下人间,最终重回仙界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的如织女与董永、玉帝妹妹与杨姓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一般而言,神仙才情卓异,超凡脱俗。

宝玉的形象特征及主要情节,宝玉的人物形象总结(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