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身份和背景及人物形象,宝玉人物性格特点和结局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3-11-29 08:15:25

引言

在《易卜生戏剧的新技巧》一文中,萧伯纳以莎士比亚为例指出了易卜生的革新之处:莎士比亚把我们自己搬上舞台,但没把我们的处境搬上舞台;易卜生不但把我们搬上舞台,并且把我们自己处境中的我们搬上舞台。莎士比亚创造出了一系列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易卜生则在莎士比亚的基础上将人物社会关系变得更为现实。

宝玉的身份和背景及人物形象,宝玉人物性格特点和结局(1)

易卜生

对照我国古代文学,亦能发现一种相似的变化。以四大名著为例,《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塑造了诸多典型丰满的人物形象,但《三国演义》多从政治、军事角度着手;《水浒传》侧重于展现英雄侠义;《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遇到的诸多妖怪大都单薄扁平;《红楼梦》则不仅刻画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还通过复杂的社会关系将人物形象变得更为完整及真实。

下文以贾宝玉为例,从贾宝玉形象的真实性及贾宝玉的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曹雪芹是如何刻画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及完整性的。

一、贾宝玉形象的真实性

在《中国小说史略·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中,鲁迅对《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做出了高度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则是这样一位真的人物,曹雪芹虽然在他身上寄托了诸多理想,却也并未将之美化成一个完美无缺之人。

宝玉的身份和背景及人物形象,宝玉人物性格特点和结局(2)

1. 贾宝玉形象中的正面因素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主要通过两大神话及贾宝玉的叛逆性构建了贾宝玉的正面形象。“大如雀卵,灿若明霞,晶莹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玉不仅使得贾宝玉的出生富有神秘色彩,更使得贾宝玉与贾府中的众多浊男子分别开来。神瑛侍者转世的身份则赋予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色月,色如春晓之花”的绝佳外表,同时还使得宝黛之恋拥有宿命基础。

“顽石神话”及“神瑛神话”使贾宝玉拥有了绝佳的外在形象,但这并非贾宝玉形象的核心所在。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最为动人之处在于其所具有的叛逆性,在书中体现为对传统价值观及秩序的蔑视。

宝玉的身份和背景及人物形象,宝玉人物性格特点和结局(3)

贾宝玉影视形象

《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贾宝玉不“留意于孔孟之间”、不“委身于经济之道”,这其实是贾宝玉对自身所处阶级的否定。作为一个百年望族的继承人,贾宝玉还公开对本应该认同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强烈批判。如第三十六回中他曾这样说道:

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文死谏,武死战”之说来源于被视为“狂禅”的李贽,贾宝玉说出这番话无疑也使自身被列入“狂禅”之列。

宝玉的身份和背景及人物形象,宝玉人物性格特点和结局(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