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题材、生态上不断向传统App手游看齐,但微信小游戏里有传统手游渠道难以触达的用户群体,这靠的还是腾讯最为核心的社交能力。
例如在春节家庭聚会场景,几乎不玩游戏的爷爷奶奶、大叔大伯,或许会参与到年轻一代的微信小游戏互动中,一起玩上几局。微信号、无需下载App、聊天窗口即时分享、点击即玩等特性,是实现上述场景的必要条件。
微信进一步提升了社交分享能力、低门槛参与的特性。此前微信已经通过聊天窗口直接出现小程序卡片的方式,解决了用户在小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想要分享,遇到过不去的关卡向朋友求助,拉人组队开黑等社交跳转需求,如今则有了更多的小游戏社交分享形式。
首先是图片分享,与小程序卡片不同,微信展示的图片是长条状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展示,支持开发者自行设计图片上的内容形式,图片下放同样会增加小按钮,用户点击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对应的小游戏程序中。
另一个是精彩时刻视频,理想状态下用户可以在小游戏中一键记录、生成自己的精彩操作、高光时刻,系统会根据提前预设的模版自动剪辑、添加BGM,然后形成一段短视频。这不仅可以在微信对话框中分享,还能通过视频号、朋友圈、游戏圈社区来分享展示,增加互动效果。
还有游戏圈社区平台,开发者以游戏官方身份来运营专属的社区,无论是PGC内容还是UGC内容都能为用户的留存率增长、游戏时长增加等指标提供更多可能性。
微信公开课讲师孟令刚表示,基于微信小游戏用户特性与需求趋势来研判,放置RPG、卡牌类游戏不仅是目前的主流品类,未来还将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而策略、回合RPG、MMO等领域虽然目前略显小众,但用户的需求必然存在,同样是开发者们可以掘金的趋势赛道。
小游戏开发者们可以根据微信平台提供的各类开发工具、服务和数据研判,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赛道,在小游戏的发展大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甚至是成为下一个“羊了个羊”般的爆款。
在微信公开课的小游戏专场中,微信方面还公布了小游戏与微信各种生态版块打通的进展,这也是小游戏开发者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变化和机会。
让PConline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微信帮小游戏打通PC渠道,而PC端的用户价值甚至呈现出优于移动端的现象。
微信方面表示,小游戏将获得更多跨终端的新渠道,从以往单纯的手机屏幕,扩展到键盘鼠标等更多屏幕终端中。已经有小游戏项目通过PC端的扩展,获得了多个数据指标的翻倍增长。
尤其是在人均时长、付费渗透率、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等与收益强相关的数据指标上,效果尤为明显,这与PC用户更高的付费意愿和用户价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