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催生幼耳
将打孔后的菌袋,摆放于畦内,一般每袋之间间隔12 cm,每平方米摆放18~20袋,每667㎡摆放1.2~1.3万袋,边摆放边盖上草苫以保温保湿,促进打孔处的菌丝愈合形成原基。摆放菌袋前,注意天气预报,选择3~5 d无雨期,以防止菌袋感染。5~7 d后,菌丝封闭孔口,长成白色的菌膜,应早晚用微喷设施喷水。喷水时间在7:00-9:00,16:00-18:00。一般开口后7~10 d开始出耳,若气温低于18℃,耳基形成时间会延后。温度高于28℃时,应加大喷水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当耳基全部形成后,应揭开草苫晒耳,加强通风,促进耳基伸展成耳片。当耳片展开至1 cm大小时(出耳后10~15 d),应加大喷水量,但忌持续喷水,以免产生流耳。春耳管理关键在后期,菌棒下地时温度低、病害少,但随着温度升高,杂菌活跃,病害的发生也随之增多,特别是遭遇阴雨天气时,或同时出现高温高湿,易引发大面积流耳,导致栽培失败。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下,一般开口7~12 d,肉眼即可在开口处观察到有小黑点产生,进而长成一朵耳芽(幼小子实体)。耳芽形成后10~15 d,耳片展平,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收。
8.3 出耳管理
出耳期要管控好温度,避免高温、高湿度及通风不良等情况的发生,防止霉变及烂耳的发生。若遇高温,可采取遮阳、通风,早晚多喷水等一系列方法降温。出耳期水分管理要掌握“前干后湿”的原则,耳芽萌发后采用“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水分管理原则。干耳的时候耳片要干透,湿耳的时候耳片吸水饱和。当耳片边缘由硬变软,面平展,出现白色粉状物说明耳片已成熟。
9 采收黑木耳耳片采收标准:当耳片颜色由黑色转为褐色,颜色转浅,耳片的边缘部位展开变软下垂时为采摘期。为便于晾晒,宜于上午采摘黑木耳。采收前2~3 d停止喷水,待耳片在阳光下晒至八成熟时采摘。采大留小,并去除残余的耳基。
结语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