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15年还没播吗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4-18 08:03:09

东木头市,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这条街在清末民初很是繁华,从柏树林至南大街段尤甚。如今柏树林向西100米路南有几间关中风格老房子,高大、敞亮、古风依旧,火檐墙、砖雕依稀能够看到当年的精工细作,是20世纪初西安城的标配,也是当时金街旺铺。从柏树林到安居巷,都是一些深宅大院,有藏而不露的官宦,有富甲一方的商人,还有肩负各种使命的各方人员。路北有几座四合院(现为东西向五层楼处),据说是清代最后一任道台的府第,平日大门紧闭颇为神秘。据附近老户说,大院里的道台大人自打住到这儿没人能一睹尊容,大院深深深几许更是无人知晓。大楼通道里面至今留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木构建筑框架,似过火仅存,难道是道台府第遗存?西邻基督教浸礼会的教堂(东木头市幼儿园),西式的圆拱门,清水砖墙、瘦长的彩窗艳丽而炫目,拱门上方玻璃上画着耶稣,每天从教堂都传出礼拜的乐曲。据《碑林区大事记》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1月15日 大雪。北大街老菜市东、中山大街古物商店旁、新城南门外、北柳巷口、浸礼会门口等处发现男女饥民尸体数十具。1929年,中华民国陕西省大范围旱灾,80%的县受灾,估计死亡加逃亡人数达300万。西安城内处处可见饥民尸体。柳巷西口,是国民党西安市党部,是监视和迫害爱国人士之所在,可谓干尽、、坏事干尽。再往西(安居巷北口对面)是陈勋臣在民国十年(1921年)创办的私立伦海小学,再往西是骡马市南口,过去是骡马交易的地方,里边有个药王庙,香火冷落后被一个叫尚友社的秦腔戏班占为戏台,正面朝北,背面冲南,这样一来高亢的秦腔在东木头市街上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从南大街东木头市向东南侧,过几间小饭铺,一栋巍峨的关中祠堂映入眼帘,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左公祠了。祠堂比民居高大,面宽五间,进深百步,一砖到顶,严丝合缝。大门两侧石狮护佑,墙上有精美的砖雕 屋脊飞禽走兽,墙头花朵云纹;祠内木雕美轮美奂,有24孝,鱼穿荷叶、莲蓬生子等,镂空木雕精美绝伦;后院的假山、竹林、水井、石雕令人赞叹……这是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1867年出任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后,督办陕甘军务,镇压太平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回来后修建的,民国时期已经塌陷渐成废墟。左公祠东侧是同样面宽五间的湖南会馆,后来竟将左公祠一并“兼并”。再往东是西京筹备委员会,1931年4月7日在陕西省民政厅训政楼开始办公,6月4日迁东木头市2号(今西安市二十四中学驻地)。在东木头市安居巷内有个“六国饭店”,旧门牌号为乙17号,现为安居巷一号。是西安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安设立的一处重要的秘密联络点,建立了一条由西安、延安等地进入陕北苏区的秘密交通线。1936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指派中共党员刘向三前往西安,设立秘密联络点。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指派副官王政负责协助刘向三。联络据点最初设于王政在西安吉祥巷的家中,后由十七路军军法处处长张依忠介绍迁至安居巷。“六国饭店”曾经接待过由福建来的梁明德、广东来的云广英等,著名作家丁玲也曾在此居住,还先后接待过叶剑英、王稼祥、张闻天等共产党*。1937年2月,由于国民政府全面接管西安军政,中共党组织决定退租安居巷乙17号,“六国饭店”从此不复存在。柏树林向西路南是一跨连着一跨的深宅大院,最典型的是许多大院门前的石凳、石鼓和石狮,还有雕工精美,高耸如云的砖砌马头墙。一排大院赵家、高家、李家、窦家等美轮美奂,可谓关中民居集萃,令人目不暇接。李家大院便在其中。李家大院(东木头市88号)经过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播出后,一下子让许多观众对这座曾经的老宅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普遍认为李家大院承载的不仅是李家的家史,还反映了社会变迁,传统(建筑)技艺的展现,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古建被大量拆除)其文物价值尤为突出。几经周折,我终于叩开了久违的大门。李虎堂老人热情接待了我,在看了节目走入实景,真不敢相信“青砖黛瓦石榴树,影壁中堂关中院”如此完整。据李虎堂介绍,这座宅院是其太爷在清末买下来的,据说是一个督军的宅院,两跨四进,进深有100多米,从东木头市街上直到碑林北墙;大门两边有石狮子,木门两侧有石墩,上面雕刻非常精美,儿时和小伙伴们常常坐在上面,或用手抚摸,锃光瓦亮非常光滑,是名副其实的深宅大院。后来其父修缮房屋时,在房梁上发现一块圆木上写有“光绪四年”字样,距今近150年。李家的皮货生意从清末一直延续到民国,随着皮毛不断被有钱人追逐,民国初年逐渐起家,业界美誉“兔皮大王”,声名远扬成都、上海,为同行业中的翘楚。“那时候,李家建立了庞大的收购、制作、销售网络,分工明确。四川成都一带的工人负责收购兔皮,西安加工厂的老技师们负责鞣制,分等设级,装箱入库,然后运到上海,通过轮船出口国外,形成忠孝传家,诚信创业的家族传统。我们现在看到这座院落,只是李家大院其中的一进(第四进),这是‘树大分叉’后的一枝,但足以‘窥斑见豹’。”李老先生说完呵呵一笑,有些意犹未尽,不经意间显露些许失落。原来,其祖父辈兄弟几人各有分工,相继成家后孩子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就将两跨四进院落分了家,并自立门户,这样一来原来每进相套的院子各自有了出口。解放后外来人口增多,兄弟间也有将房子出售的,有的变成大杂院,拆改让老建筑消失,也使进出的通道变来变去,也更加狭窄了。环顾天井小院,竹林奇石,花红叶绿,不难想象当初的景象。上房是家中的祖屋,是家中祭祖和举办传统仪式的地方,房门上刻着精美的木雕,特有的五蝠(福)垂花门象征着家族兴旺,多子多福,厦房屋顶为陕西特有的“房子半边盖”,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利于向院中汇聚雨水,房子侧面是雕花的山墙,上面的水纹砖雕在传统的土木结构比较多见,意喻着祈雨防火、家宅平安。与其他关中民居不同的是,李家南北两侧的厦房从外表看是一层,而实际是内有乾坤——二楼藏有阁楼,即便陌生人进入室内也很难找到阁楼入口,因为它隐藏在一扇看似柜子的后边,只有打开柜门方可曲径通幽,李家对建筑空间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虎堂回忆说,动乱时期,一夜之间,上房木门上雕刻的全套二十四孝图及许多精美的砖雕图案,大部分被铲除和毁坏了。家里赶紧对剩下的(雕刻)进行抢救,用泥巴糊了影壁,用三合板包了门窗上的木雕,涂色做旧才躲过一劫。这次老宅改造又做了适当修补、恢复,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小时候,常常到后花园玩,里边有假山、水池、竹林,有盆景、枫树、丁香等名贵树木,后墙外边是碑林博物馆,站在后花园土山上,向西北可以看到钟楼,向南可以看到碑林里工作人员在院子里修复文物。我们(小伙伴)在院子里捉迷藏,找一次要费好长时间。”说到这里老先生似又陷入了对儿时的回忆……有一年,街道大办“五七”工厂,花园的土丘因是红土被煤场拉走掺煤做了煤球,花园的假山石,被打碎后用作街道办的锁子厂翻砂用的沙子,只是可惜了门外的石狮子、二十四孝图和那些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砖雕,随着当事人年龄的增长逐渐模糊、远去。李家祖籍临潼,熟皮手艺与生俱来,来西安事业扩大后兄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二爷常驻上海负责对外贸易,三爷负责生产加工,四爷全揽统筹家务,第三代李虎堂的大伯常年在成都负责收购兔皮,严格地责任划分是李家营生兴隆之本,由此方得家大业大。2019年10月中旬,闻听该区域拆迁,我约了西安晚报摄影记者张宇明一同前往拍摄部分资料。当天,李家第四代后人悉数在场,这也是除春节后不多的一次大聚会。在四周住户搬离后,我得以通过李鸿均的第三进从头至尾感受这座四进院落,惊奇地发现四进院落每一进上一级台阶,其中二进上三进落差有60公分,这样一来,前人“四季发财步步高”的寓意得以显现,李家大院的智慧从地下、地面、地上、空中、空间等全方位得到彰显,也是传统堪舆学的具体表现。看着眼前散发着浓郁古韵的院落,不由想起李翌那年题写的对联:祖屋改造焕新彩,梦想之家咏和谐。2020年5月19日,我与朱文杰老师再次走进李家大院,李翌展开手绘平面图向我们介绍大院当初的状况,他还仔细绘制了一进客厅前视图、内宅墙面图、后花园图和局部砖雕图,从这些绘图中仍可窥见当初做工之精细。有意思的是,李翌手绘第一进四合院客厅雕梁画栋,屋脊两边龙头翘起,照壁在室内。三间宽中间凹进,左右各一间,开有双窗,窗为太阳窗。现留第四进大门与之风格迥异。为两墙间加峙着一通木作。门楼既不是关中民居的低矮,还有着大牌坊韵味,高四至五米,空垂吊而下的楼,楼内侧有砖雕太极图,为木雕挂落太极结构木门,李家人说:这种门叫垂花门,逢年过节可以挂红灯。垂花门檐下,两块木板穿过垂花柱,既稳定门楼,又与内隐(照壁)浑为一体。伸出部分雕以龙首,使之气派非凡。照壁也与以往不同,是两扇可以开启的门,平时从两侧进出,来了贵客则打开,畅通无阻。如此设计足见李家不墨守陈规,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李百两回忆说,李家大门外当时有一对石鼓,有一米多高,上面伏着小狮子,动乱年代一只被盗,另一只被推倒掩埋了起来,后不知所踪。那些石刻雕塑非常精美,远比如今所看到的更鲜活。在院中朱文杰看着那棵斜着生长的石榴树问道“有一百年了吧?”李百两答道:“移栽了70年。”朱文杰说,你们籍贯临潼,这棵石榴树来自临潼,它是李家的根脉和生发之本。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这棵石榴树便是活着的历史,是李氏一族奋斗的见证,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临潼是石榴的故乡,李家大院的石榴树也展现了李家一脉的故乡情结。这棵石榴树苍劲的树干曲折蜿蜒,犹如虬龙飞腾,一分三叉又分五支,象征着五福临门。自李家大院列入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拆迁范围,朱文杰先生十分关注,多次嘱咐我去现场了解情况,进行呼吁。调研中了解到,此次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拆迁启动后,碑林区政府相关领导十分注重区域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多次上门征询李家意见,不久前还专门邀请文物保护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对建筑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异地复建在保护原貌的同时修正、提升建筑形态,使之更贴近历史样貌。希望李家大院能够成为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的精品、亮点和典范,为民间文物保护开辟一条可持续传承的新路。在李家祖辈兄弟中,李鸿均祖父行四,分得西跨院第三进。他告诉笔者,这座院落原为太平巷1号,后来改为东木头市98号,其门头不宽和普通院门无异,但当时可以从门房直抵后花园,解放后前院房产充公办起旅社,和后院彻底隔离,从此只能从88号迂回曲折出行。此时,门房已完成评估,裹在门头二三十年的招牌被拆掉后,其精美的砖雕依然令人赞叹。今年69岁的李鸿均从小出生在这个院落,童年、少年到青年一直见证了大院曾经的时光,即便工作分配渭南四号信箱,也一直回来住在老宅。他对这座大院了如指掌,说起来如数家珍,据他讲,两跨四进院落大致相仿,依次为门房、厦房、上房、花园,花园后墙是碑林,花园里花草扶苏、池塘、假山、回廊,曲径通幽,自成一体,也是李家晚辈们嬉戏的地方。李鸿均居住的第三进院落内藏乾坤,它的地下有一条长150余米、可容纳百余人的暗道。暗道青砖砌筑,竖井、通道、排水、排气、耳室等一应俱全,与解放路东大街上的防空洞相比窄了许多。李鸿均说:“清末,曾祖父生意做大后时局动荡,战争频仍,西安街头时有土匪绑票的事情发生,为躲避动荡、防范匪患曾祖父悄悄请人挖了这条暗道,为安全起见,所挖的土不出院子,在后院堆起一座小山。”我有缘亲自下到暗道中,经实测,暗道入口呈长方形,宽75CM,长154CM,道口距下底7.5M,暗道宽处1.2M,窄处80CM,高约2.2M,因前院部分房屋在90年代翻建,将建筑渣土从通气道倾倒进暗道,清理后券洞地面一砖到顶,其它部分有人为封堵,有建筑渣土封堵,只能探索20余米,耳室终不得见,但之前青砖和后来扩建的红砖相间,见证其不同时期建筑特征,目测其建筑,清水活至今看来依然精湛。暗道从三进偏室北墙下起,一直通向街边门房,沿线几个通气道在地面上被做成形状各异的造型不容易被外人发现。暗道建成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攻打皇城炮声隆隆,震动很大,李家妇孺便进入密道躲避炮声,暗道入口当时为坡道,人进入后盖上盖板里边便十分宁静。有一个人不得不说——李家五爷李德馨(李德伍),早期的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李家暗道当时仅建在二进三进院落之间,由于李德馨的特殊身份,李家将暗道延伸至门房药铺,以备不时之需。当时,安居巷口六国饭店有共产党秘密联络点,东木头市街上有国民党西安市党部,两者交集险情时时发生。一天,一个前来六国饭店接头的地下党被特务跟踪,东木头市路宽没有遮挡,一时无法甩掉尾巴,慌忙中跑进太平巷1号李家宅院求助,简要地说明了意图被迅速安排躲进暗道,成功躲过跟踪,事后老爷子关照家人:“谁也没看见啥,啥事也没发生过。”李家人谁也没有想到当初为躲避战乱、防范匪患开辟的暗道竟能保护地下党成为一条密道,同时也显现了李家密道的非同一般。再次拓修的地道里扩了两间密室,开挖了一口水井,只要粮食充足能够供百余人使用。为了消除众人在密道里的杂音、及时听到地面声音,在每个透气孔四面墙壁上开凿了若干个孔槽,使得地下杂音散发时变成风声,非常神奇。1926年西安围城,李家生意被迫关闭,为渡难关在密道里储存了部分粮食,由于对战争(时间)没有足够预计,粮食缺口很大,不得已规定,每天每户轮流值守看护,其余人出去寻野菜找吃食,每户按人口每日定量分发一次,大家共同节食度过危机。抗战期间,日军虽未攻至西安,但日本飞机对西安的狂轰滥炸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1937年至1945年日机轰炸西安的次数高达145次、1106架次、落弹3440枚,均居全省第一。为了躲避日机轰炸,省防空司令部沿城墙一周共建防空洞625个,洞高1.5米、宽3.1米,总长5100米,部分有条件的居民自建防空洞,李家对原密道进行扩建改造,将入口坡道改为竖井及旋转踏步,为便于向顺城巷疏散,开始向南侧开挖,但八年抗战,民生受到重创,况挖地道资费数倍于建房,因此向南挖只开了头便无以为继被迫停工,只留下裸露的黄土给后人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那时,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全院老幼便会相互搀扶着鱼贯进入地道内,躲过日机一次次轰炸……19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对国际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李家地道顺应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指示,有了新的用途。70年代初,李家枝大分叉,又往下一代进行一次分配,家中地道因较深、湿气大被彻底封闭,出口上方摆放柜子,从此淡出人们视野。李鸿均常年在渭南工作,休假回来住了又走,直到退休后得了孙子,因嫌老宅水厕等不便,在外租房居住,地道一事尘封已久。近日,因柏树林地区拆迁,老宅需要整理、谈判,整理间无意打开尘封近40年的地道,让人们大为吃惊。李家地道历经百年,见证了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完成了避战乱、躲土匪、躲特务、防空等多重功能,记载了几代人为安居乐业的付出的苦心,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幸事一件。如今,眼前的建筑近150年,按照《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应予以保护,但却面临被拆的可能;而建筑下面的地道,作为建筑附属物已有百年历史,且保护完好,如果得以保留,将填补西安抗战地道完好的历史,同时为爱国主义教育留下实物。一幢老建筑不仅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还拥有某个时期独有的人文历史背景,一个关于建筑物本身的古老故事,都深深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活,是城市记忆永难磨灭的直接载体。就像《梦想改造家》主持人骆新在节目结束时所说的那样,我们这样做主要是给西安这座城市保留一些这种古老的,让我们能觉得有味道的童年,也希望唤起很多人对老建筑的热爱和保护的愿望。从这个角度讲,这座已经被列入第一批西安市保护传统民居名录的宅院已不仅仅属于李家,是全体西安人稀缺的历史文化瑰宝,她历经岁月侵蚀,时光风雨洗礼,极具唯一历史真实性,是视觉感观的综合性多功能载体,她又是历史事非说教的活化石。希望借此次机会能够得到妥善保护,成为所有人都可以参观的文化遗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