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篇论文根据本人创作电视剧《我的儿子是朵奇葩》心得,体会到在目前我国影视剧实践创作中"体验派"和"表现派"的创作方法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并结合电视剧作品《我的儿子是朵奇葩》的实践创作,以塑造人物林畅为例子,抛砖引玉来浅谈"体验派"和"表现派"在现实拍摄条件下,如何结合完成表演的最高任务塑造人物。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表演教学一直以斯氏体系为主,按部就班的按照每个阶段培养着学生的素质,从解放天性开始,动物模拟练习、各种元素练习、观察生活练习、表演小品,然后到局部形象塑造,片段阶段,最后是独幕剧、毕业大戏的演出。那么作为电影学院,我们在大学三年级学年,还会开设配音课程,和镜头前表演课程。在斯氏体系中,"体验"是核心,要求演员尽量贴近角色,甚至我就是角色。在这样的要求下,演员在创作中,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案头工作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人物生活,体验人物"内心
但是在目前的影视剧拍摄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可控制的制约因素,确切的说是不由演员可控制的因素,如拍摄时间的紧凑,现场戏份的临时改动,场地的变化等等。所以本篇论文的创新点是本人从自身出发,通过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或结合所学所见,从第一视角直观的感受并塑造"林畅"这个人物的创作过程结合理论知识加以表述,让读者感受到电视剧作品《我的儿子是朵奇葩》这个作品的形成过程,并可以通过此文了解我个人对"体验派"和"表现派"在实践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体验派表现派实践创作
序论
据有关报道,中国目前的电视剧制作可能是全世界最追求拍摄效率的国家2014年我国国内电视剧总产量在15000集,很多电视剧在剧本还未全部写完就草草开机,这样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而电视剧的成本更是逐年提高,某位资深制片人透露,其2005年开始制作电视剧,那时现代戏的成本是35万一集,2007年时涨到55万一集,2009年开始疯涨了,50万已是起跳价,70万很普遍。古装剧的成本向来比现代剧高,不过相对于现代剧单集破百万的趋势,古装剧却是更加惊人地进入电视剧"亿元时代,一部大型的古装剧的成本已经和很多电影大片的投资旗鼓相当。
在这样影视剧高速制作的时代,给予演员所准备的时间越来越少。像以前制作一部经典名著,全组主要演员坐在一起熟读剧本,到剧本所描述的实景去体验生活等等的情况,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高额的场租费用、设备费用、演员费用、工作人员费用等等,严重制约着拍摄进度,有些庞大剧组每天所有人的伙食费就高达几万。在这样的情况下,赶进度大功率的连续拍摄,抢大演员的档期,临时修改剧本、改台词等等情况,都会制约着演员的发挥。
所以,根据创作电视剧《我的儿子是朵奇葩》的过程,来浅谈实践创作中体验派"和"表现派"创作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体验在中国表演数学中的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以来,有三个戏剧艺术家团体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这就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首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艺术家群体。
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是我国培养演员最具有实力的院校,这三所学校都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这三所名校学习并效仿苏联的表演教育体系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培养和训练演员的体系,对于表演系的学制和课程设置也基本完全效仿。苏联的戏剧教育界派出一批著名的戏剧家和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教育家来到中国进行上面所讲的两个重要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首先是对中国的表演师资进行严格的培训,然后是对学生进行实验和训练。同时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戏剧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契柯夫的、易卜生戏剧等等,指导着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们排演。
在我们的本科教学中一直贯彻着以斯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体验派",以舞台训练为主,按照每个阶段培养着学生的素质,从解放天性开始,动物模拟练习,各种元素练习,观察生活练习,然后到局部形象塑造,片段汇报,最后是独幕剧、毕业大戏的演出。那么作为电影学院,我们在大学三年级学年,还会开设配音课程,和镜头前表演课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影视剧的制作。
"体验派"斯氏强调:强调演员应从自我出发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形象体现在自己身上、凭下意识的直觉逐步体现人物形象。这也是我们教学中一再强调的重点。
第二章 "体验派"和"表现派"的异同
一个演员到底应该主动地去感受他所表演的情绪并为之感动呢?还是应当完全无动于衷,使自己的情绪跟角色的情绪仿佛总有一段距离,仅仅使观众以为他是被感动了而已呢?
关于体验派与表现派争论的历史,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布莱希特的"表现派"认为表演重要的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地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
演员的表演过程中,需要非常冷静和理智地控制自己,利用表演技巧,而不是凭借感情的驱使。现在的很多拍摄镜头,需要非常精准的细微把控,比如哪句话的时候眼泪要从那个眼睛里流出来,哪一秒中要想哪个方向做一个什么样的眼神,这样的要求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尤其是在目前越来越多的非现实主义题材下,更多的拍摄题材并非是现实世界所有的,表演环境也许就是在一块绿幕的前面。那么,在诸多条件的制约下,怎样去表现这些角色呢?这个时候"表现派的很多手段就可以帮助演员。
例如在《我的儿子是朵奇葩》拍摄中有一场求婚的戏,导演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层次,让我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内心活动,眼泪分别是热泪盈眶然后到一滴眼泪夺眶而出,最后是感动的泪流满面。这样的要求在当今的影视剧制作中绝对不是过分之举,演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为了完成导演的要求在表演过程中适当的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更好的控制肌体,调动自身情感。而且后期的剪辑和音乐的铺垫,也可以烘托出感人的气氛,弥补一定的情绪不足,达到到感动观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