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礼物》第七单元,叙述的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亲自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全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已经对原有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使当时的人们饱受疟疾之害。
1969年1月,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当时39岁的屠呦呦正值壮年,在科研环境既落后又艰苦的条件下,她常常是寝食难安,集中注意力想方设方搞实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走路睡觉出差回家都在冥思苦想,闹出了生活中的许多差错,行李丢了,饭忘了,孩子超过接回时间了,跟父母亲忘联系了,这就是一个科研者的工作过往,也是她的奋斗历程。屠呦呦常常夜以继日工作,而且在临床前试验时,身先士卒,以自己当实验品。因为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并郑重提出:“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其大无畏的精神,勇于奉献的品质尽力展现。由于工作的加重,体力的透支,屠呦呦病倒住进医院,但在病床上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实验她的事业。
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素,并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青蒿素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她既要工作,又要兼故家庭,更何况还有父母和二个女儿。剧中有三次,她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第一次, 她离家别夫扔下女儿出差167天。第二次,废寝忘食工作 晚上10点了,她忘记了去接女儿。等她跑去幼儿园,全托幼儿园的值班老师说,你爱人2小时前就把小敏接走了。回家后丈夫没有埋怨她,还劝她,这事主要怪我,我不该让你去接孩子。看她情绪有点低落,丈夫安慰道: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就知道你为了其他人家的孩子做了什么事,牺牲了什么,你是好妈妈。第三次, 她几年没有去看二女儿,买了一双全是右脚的鞋。本来生她气的父亲,听说她在带领团队搞疟疾特效药的研究,不仅原谅了她,还为她说话,我女儿*是大事,买错鞋这些小事情,不打紧。正是因为有父母和丈夫的支持,屠呦呦才会无后顾之忧,竭尽全力执着追求发现青蒿素,实现了人类创举。除了团队精神,还有她背后这个全力支持的家庭。
虽然屠呦呦是一个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和无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但作为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员,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诺贝尔医学奖就是对她杰出贡献的最好回馈。获奖后,屠呦呦只是谦逊而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作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如今年过九旬的屠呦呦惦记的依然是如何让中医更好地造福人类。
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在屠呦呦教授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才有科学创新的动力,才有青蒿素的问世,才有造福全人类的成功。
屠呦呦身上凸显的“中国精神”也体现在她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从表面上看,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学的成就,但从本质上说,这更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这种大胆的改革创新非常成功,既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当代医学界的精髓之一。因此,屠呦呦的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令中国精神生辉,更让这种精神闪耀全世界。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就是最好写照。
第八单元《袁隆平的梦》表现了一位造福全世界的农业科学家,对于给予自己人生启蒙的母亲的浅吟低唱,正是母亲的引导,最终袁隆平达到了“天下人有饭吃”的梦想。“有人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给我种下的”。《袁隆平的梦》通过90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母亲墓前的深情缅怀,勾连起他在上世纪六十年到七十年代攻克杂交水稻世界难题的经历。通过他与母亲关系的呈现,我们看到那个“每天向前走去的孩子”,如何将他的所见,化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直到终老。
在剧中出现不多,不断闪回的母亲形象,不仅勾勒出袁隆平幼年时期躲避战乱的流亡经历,也表现出母亲启蒙袁隆平成长的重要意义。儿时经历与袁隆平眼前的事业,就像一张对折的纸张,互为映照。
袁隆平爱科学探索,也爱凡人生活。他英文很好,读莎士比亚、雨果、拜伦的诗,能拉小提琴,还能自制电台来接收最新的科研信息,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那张质朴略显沧桑的脸庞下,深藏着浪漫与深情。而这份“人生的余裕”,也多源于母亲的启蒙。用剧中的台词讲,“母亲不仅仅是在教英文,还是在传播一种独特的遗传育种学。”母亲曾经带着他一起拜神农,给他讲神农氏的故事,而袁隆平日后所从事的杂交水稻事业,正是在千万株秧苗中大海捞针,可不正是一位“当代神农”?母亲还给他讲述过“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实践字纸藏经同,弃时需当付火中,字字句句有来历,变变幻幻永无穷。”
多年以后袁隆平在水田里插秧时,他又真切感受到了“天雨粟”。清澈的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而金黄的稻穗正从“天上”撒下人间,天上下稻谷了。这是袁隆平在田间插秧时的一个想象与推理,“农人叫秧苗是天苗,不仅仅是因为它神圣,还因为低头插秧的时候,秧苗就是插在天上,天苗成熟了,就是‘天雨粟’。”这就是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天下人有饭吃的梦想。真正是诗情画意的场面,震摄心灵,荡入魂魄。
妈妈!没有您的 君君教诲循循善诱,我怎么能够去打开内心最深沉的热情,用穿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田野中那些泥土孕育的传奇?
妈妈!没有您的深刻启蒙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我怎么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失败中坚信,必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妈妈!没有您的殷切希望和全部寄托,我怎么能够数十年不停歇,穿越千山万水追寻心中的太阳?
妈妈!有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得到的是赞叹或者怜悯,有热爱执着,但也有恐惧和迫害。但是他从未妥协和放弃。在历练中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的梦想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直至终生。
妈妈的教诲不仅唤醒了袁隆平的心,还启谛了他为之奋斗的目标。《袁隆平的梦》不是禾下乘凉梦?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妈妈是袁隆平的指导人,而老师又是指明通往科学大道方向“搂底浆”的引路人。恩师的谆谆教诲,还有饥饿得了浮肿病的山间老农的殷切期望,无凝给他增添了努力拚搏的动力。《袁隆平的梦》,为观众刻画出主人公伟大事业的前史。更为难得的是在侧面展现了一批农业科研人员的光辉形象。不管是北京农学院门口偶遇的“民科痴人”李大手,还是帮助袁隆平最终发现“野败”秧苗的两位助手,以及在南海南繁基地因毒蛇而牺牲的谭胖公,还有他的热情澎湃的学生,他的全力支持鼎力相助的妻子,他们都是袁隆平前进路上的好帮手。他们都只争朝夕,甘于吃苦,不惧失败,勇于创新,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五谷深处,都闪耀着他们的生命之光。
人生有三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看完了《袁隆平的梦》,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杂交水稻的奥秘,但关于袁隆平为什么何以成为袁隆平,与他努力执着坚持追逐梦想分不开的,《袁隆平的梦》举重若轻,不负众望。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不管他是颠覆世界权威的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科学巨勋,他永远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一名学者,一代功勋,一世英名,毕生耕耘,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看完电视剧《功勋》后,从来没有哪一部电视剧象这样叫人久久不能平静,国家之大,多少英雄倍出。是他们把落后贫穷的中国建设成为欣欣向荣 跻身于世界之前列。在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科学家心里,在以身许国的战斗英雄心里,个人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相通。他们的梦想不只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肩负着国之重任,承载着全民族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他们无悔燃烧一生。
如果说,赤诚与奉献是功勋人物的人生信条,那么讲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便是他们的笃定信念。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以剧以功勋人物的崇高品格引领每位观众,激荡起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让《功勋》致敬国家功臣的平凡和伟大的人物,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永垂不朽。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仆,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