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虽然相对其它版本的《红楼梦》而言,87版的《红楼梦》已经算是拍得最好的了,但仍有一些细节和人物特性有待修正和提升。尤其是林黛玉在临死前的那场戏,真是看得人如芒刺在背、浑身难受。
特别是黛玉对宝玉的魂牵梦绕和“声声呼唤”,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这哪里是一位满腹诗书的才女?简直就是一个陷入情网的“花痴”呀。这么浅显露骨的思念,还能体现出她对宝玉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么?
爱一旦说出口,就没了深度,恰如警幻仙姑所言,最纯粹圣洁的爱恰恰是在“未发之时”。哭着喊着寻求爱情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深刻”?
最感人的爱恰恰是欲语还休、如鲠在喉的。就如一粒种子,在萌发时,甚至可以把土地顶起来,我们明知那土地下面有强劲的生命力,却又看不见摸不着。那样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也是最令人震撼,最使人动容的爱情。
可是,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完全被世俗化了,脸谱化了,甚至连一点留白和想象的空间都给剥夺了去,这反而大大降低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1、绛珠仙子下凡尘,誓以眼泪报君恩,今生不与世俗论,只以灵性做情根黛玉的爱情观是非世俗的,与宝钗的爱情观恰恰相反。虽然黛玉确实不像传统女性那样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但黛玉的行为举止,却也总是在“封建礼教”的框架内的,从来没越雷池半步。可谓“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思想上的前卫并不代表着标新立异、放荡不羁。与倡导传统、自诩安分的宝钗不同,黛玉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自我解放,而不是行动上的。
平日里,就算宝玉偶尔开个轻浮的玩笑,黛玉都会瞬间翻脸郑重警告。她想要的爱情,不是基于人性*,而是侧重于灵魂的契合与交融。
相比时不时就对宝玉实施撩拨色诱的宝钗,黛玉显得十分矜持傲娇,甚至是“防卫过当”。比如,宝玉借《西厢记》里的台词调侃黛玉时,黛玉当场就翻脸了。
毕竟,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属于“私奔野合”。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崔莺莺在没正式与张生结婚之前,就在红娘的撮合下把“生米做成了熟饭”。这种先斩后奏的爱情,也别说在封建年代,就算放到现在,也是令人不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