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就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完成历史赋予你的使命!”
9月25日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原名《大三线》)在CCTV-1黄金档播出。这部“四川造”电视剧,讲述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金江市109冶金建设公司、川南钢铁、宝鼎煤矿等企业,从无到有,经历辉煌与没落,又在困境中积极转型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故事。剧中,年轻的“三线”建设者们在深山扎根,洗冷水澡、住草房、点煤油灯学习的故事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纷纷感叹“拍出了那个年代的艰苦”。
《火红年华》的导演王文杰,曾打造出《孔繁森》《白眉大侠》《成吉思汗》等爆款作品,他所在的山影被誉为国内影视行业的标杆。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文杰坦言,《火红年华》传递的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三线”精神对当下仍有教育意义。“前些年什么穿越呀、小鲜肉小鲜花啊占据市场,挺悲哀的。你看我们小时候,说长大后想干什么,都是当工人、当兵、当科学家。现在的小孩,你问他长大后干什么呀,很多都是当明星。”在他看来,有些精神不应该被遗忘,创作者也不能只是拍一些娱乐性很强的东西。
《火红年华》是近年来少有的表现“三线建设”的电视剧,剧集以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原型,展现了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来到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
剧集一开篇,来到“川南钢铁”工地考察的大学生夏方舟就因为起重机超负荷运载的问题,和负责指挥的陈国民师傅“杠上了”。作为大学生的夏方舟严谨,却对实际情况不了解。老工人陈国民,则用实践中磨砺出来的本事,给夏方舟上了一课。
《火红年华》剧照
接下来的镜头,则让观众回到了那个热血的年代:参与“三线”建设的大学生们来到山里,住的是草房,用的是金沙江里的冷水。随时停电,只能点着煤油灯看资料……
《火红年华》的导演王文杰来自国内知名影视制作单位山影,曾拍摄过《孔繁森》《白眉大侠》《成吉思汗》《都是一家人》等作品,凭借仅6集的《孔繁森》,王文杰收获了“飞天奖”“金鹰奖”等重磅奖项。值得一提的是,《孔繁森》的摄影,就是后来打造出《北平无战事》《琅琊榜》《山海情》等爆款剧的导演孔笙,那时他还只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白眉大侠》拍摄时,《大江大河》《山海情》的制片人侯鸿亮彼时只是副摄像。
2018年,成都著名制片人陈永宁、赵明找到王文杰,邀请他拍摄著名作家、编剧革非花了数年时间采访创作的《大三线》,“看到剧本时我还是挺激动的。编剧花了六七年时间采访,写得比较扎实,故事啊、人物啊都挺有感染力。”王文杰最受触动的是剧本中因“三线”建设而牺牲的烈士们,“他们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来到这么一个艰苦的地方打拼,还没看到成果就牺牲了”。
《火红年华》剧照
王文杰所在的山影是业界公认的最擅长拍摄正剧的团队。但2018年的国内影视圈,正是浮躁的时候,最受关注的是流量演员、小鲜肉、玄幻剧、偶像剧……这样的影视环境让王文杰不太适应,“全都是上天入地、穿越的剧,什么小鲜肉啊,小鲜花……都是这些占据市场,挺悲哀的”。
然而,王文杰在《大三线》的剧本中,看到的是创作的踏实,是温暖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山影之所以成为业界标杆,重要的传统就是一定选择有温度、有正能量的剧本,不碰那些乱七八糟、蹭热点的东西,这一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在坚持。对于主旋律剧的把握,山影人也有自己的坚持。“我们拍摄主旋律的动机,一定是喜欢,肯定要选择我们喜欢的题材,不是说给钱就拍。”
开机之前,王文杰查阅了大量关于“三线”建设的资料,还专程到攀枝花采访了一些老工人、老干部,了解当年的情况,前后花了一个多月。他至今还记得在攀枝花的“三线建设博物馆”里,看到当年建设者雕塑、浮雕后的激动心情,再看看现在的攀枝花,心里只有两个字——震颤。“从无到有。一开始攀钢就是占地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的弄弄坪,这么一个地方,后来慢慢建成了一座城市。”王文杰笑言,拍摄的几个月里,自己已经爱上了被誉为“康养之城”的攀枝花,想在这儿买房。“30多集的时候,我们就写到攀枝花已经是知名的康养中心了,非常适宜居住。这里的人也是天南海北的,各种文化都在这个城市展现着,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