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背景的电视剧,支援大三线的电视剧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03 02:49:36

《火红年华》剧照

作为一部表现上世纪60年代工业建设的电视剧,拍摄中最困难的就是复原当年的场景和找到当年的大型器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型设备、机器几乎没有了,我们都是全国各地去寻找,包括影视城存留的,我们租过来用。”让王文杰有些遗憾的是,由于找到的大型设备数量太少,远远没达到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时那种气魄。在攀枝花,一些老厂房、办公楼也很难找到,最后剧组只好转战成都,才算完成了这些画面。“要找到当年的那种感觉太不容易了。”

在看剧本时,王文杰就对剧中几位年轻人的牺牲印象深刻,在拍摄时,这几场戏的处理也费了一番心血,如李心梅、陆汀兰等人的牺牲,“拍摄当中,我也是含着泪完成的”。

大三线背景的电视剧,支援大三线的电视剧(5)

王文杰(红衣者)正在给演员说戏

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文杰反复提到“三线精神”,没有“三线”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就没有现在的攀枝花,这也是他在拍摄《火红年华》时,想要传递给当下年轻人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你们都能看到,建设者们一开始去的时候连电都没有,现架的电线。住的是茅草房,如果有人抽烟、点煤油灯看书啥的,就很容易失火,剧中我们表现了两次失火。”王文杰说,到了第十集以后,大家才住上水泥板盖的房,但吃的依然是粗茶淡饭,大多时候都是白菜豆腐。工作艰苦,住得也不好,但是就有一根弦儿支撑着他们,那就是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国家建设,没有奉献精神肯定是不行的,这些年轻人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甚至还献出了生命,真的是无怨无悔去做这件事,这就是‘三线精神’,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家国情怀。”

大三线背景的电视剧,支援大三线的电视剧(6)

《火红年华》剧照

拍了多年正剧的王文杰坦言,电视剧一定是具有相当教育意义的,作为从业者那就必须有弘扬正能量的精神,“现在国家也在整治,影视环境也慢慢恢复了。你看我们小时候,说长大想干什么,都是当工人、当兵、当科学家、当老师。现在的小孩,你问他长大干什么呀,那就说要当明星。所以说,我们的创作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王文杰认为,在《火红年华》里,除了对“三线精神”的赞扬,还有对英雄的塑造,这些英雄就是普通人,就像夏方舟说的,个人理想关乎于国家命运,国家命运连着个人命运。愿意为国家命运奋斗的普通人,就是英雄,“我们要弘扬正能量,没有英雄能行吗?”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大三线背景的电视剧,支援大三线的电视剧(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