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折子戏十大名旦,秦腔折子戏名单大全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07 18:32:24

《西湖遗恨》剧照

就这样,李慧娘成了李梅戏曲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其成长。

任时间流转,细纹悄悄爬上眼角,可那团热烈的火,从未熄灭。

秦腔折子戏十大名旦,秦腔折子戏名单大全(13)

重温来时路,李梅用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形容自己。

1980年,年仅十一岁的她正式与秦腔结缘。牵着父亲的手,迈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或许你很难想象,刚入行的李梅在人才济济的训练班中,并不起眼。排戏时,老师忙着给别的同学指导,根本轮不到她。于是她就在旁边看,边看边琢磨:如果让自己来演,会怎么更好地表现?

秦腔折子戏十大名旦,秦腔折子戏名单大全(14)

李梅的学艺之路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心气,让她在刻苦练习把子、腿功、技巧、圆场等基本功之外,增加了很多对角色和情感的细腻观察。而她的努力终将获得回报。

“团里投排《杨七娘》,刚开始我还是排在最后的D角。但在排练时,我除了按程式一招一式地表演,还将平时的一些个人感悟加进去,好不容易争取到上台的机会。一场演出下来,观众掌声雷动。”

最后,主角换成了李梅。

这出启蒙大戏连演了60余场,一举成为她的代表作,并列入了剧团的保留剧目。

秦腔折子戏十大名旦,秦腔折子戏名单大全(15)

《杨七娘》剧照

然而,在戏曲领域中摸索前进十多年后,李梅也有陷入困惑和挣扎的时刻。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许多海外流行音乐开始进入内地市场,以呼风唤雨之势将咿咿呀呀的传统戏曲打得丢盔卸甲。

面对大量观众流失,戏院门可罗雀的现状,李梅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跟着商品经济的浪潮,下海经商?还是接受歌舞团、影视圈的橄榄枝,抓住机遇转行?或是继续守着戏曲艺术的冷板凳?

如今回首往事,李梅感慨不已:“其实我也曾犹豫退缩过,但切实体会过这门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真谛后,我认为坚持是值得。”

秦腔折子戏十大名旦,秦腔折子戏名单大全(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