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都有什么项目,相声有什么前途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09 23:20:41

无舞台不化妆、无布景和音响,只需一袭长袍、一把折扇、一方醒堂木、一个人,站在台上,历史风云、江湖恩怨就在抑扬顿挫的扬州方言中娓娓道来。

“听评话这么多年,清一色的《水浒》,清一色的长袍,这回穿中山装说‘反腐’了,有点意思。”曲终人散,书客们对“新编散打评话”讨论相当热烈。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浸后,在评话新人身上,书客们已隐约感到,扬州评话开始风云再现。

辽宁·东北大鼓

奉天鼓声

文<杨莹 供图<东方IC

曲艺都有什么项目,相声有什么前途(5)

锦州临渤海湾,是辽宁比较发达的港口城市,水路和铁路交会贯通,连接着东北和华北地区来来往往的运输。采风的第一站在锦州义县,义县不大,却居住着汉、满、蒙古、锡伯、回族、朝鲜等15个民族的同胞,不同的文化在这座小城里交融共生。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因此又叫“弦子书”。东北大鼓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1929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后来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

河南·河南坠子

马街春晚

文/图<白英

曲艺都有什么项目,相声有什么前途(6)

马街书会又叫“马街十三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5公里处的马街村举行,上千名艺人自发汇集于此说书亮艺,以河南坠子为主,规模壮观。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记载,元朝延佑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已有700余年历史。马街书会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陕西·韩城秧歌

音诗画卷

文<秦延安 图<韩艺

曲艺都有什么项目,相声有什么前途(7)

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中国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与陕西的“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因其流行在关中东北部的韩城一带,故称韩城秧歌。昔日的韩城秧歌多在正月十五夜晚村中广场上表演,铺张草席即舞台,拿上手帕、烟袋、花扇便成道具,马锣、大锣、大镲便可伴奏。简单易行的表演方式让韩城秧歌俗名为“地摊子”。自由搭配、自娱自乐演唱,没有固定的班社和专业演出团体,让韩城秧歌在民间扎根。

湖北·跳三鼓

一鼓二钹三人

文<段万义 图<倪隆广

曲艺都有什么项目,相声有什么前途(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