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新人高兴地在中国馆前合影留念。新华社
2010年3月31日,工人在搬运铺设在文化中心周围的草皮。新华社。
从“CBD”到“CAZ”
世博会筹办8年,上海没有一刻懈怠;举办184天,上海未有丝毫马虎;11年过去了,上海片刻未曾忘却。
世博会的溢出效应,源源不断,持续至今,不仅是园内有限空间对园外更大空间的溢出,也是从局部产业到整条产业链,进而到整个城市发展的溢出。
盛会落幕之际,在关于世博会的总结中提到,“要充分借鉴上海世博会先进理念,不断丰富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内涵,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扩大开放。要广泛吸收运用上海世博会成果,推动上海尽快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要不断总结办博的成功经验,努力将其转化为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努力推广世博党建的有效做法,不断提高上海党建科学化水平。”
以世博会为转折点,人们对城市定位的视野变了。
最新的规划不再强调人们熟悉的“中央商务区”(CBD)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词:“中央活动区”(CAZ)。根据规划,上海将打造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央活动区是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中山公园、北外滩、杨浦滨江等区域的连绵地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是作为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从“CBD”到“CAZ”,概念变化意味着空间布局和功能的重构,传统单一功能的商务区将成为功能更综合的区域,更强调以人为本。
而“人”这个汉字,正是当初设计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时的最初原型。
2007年,卢浦大桥举办“记录历史,看世博进程”活动,200多位曾在江南造船厂和老工业基地工作过的老人来到卢浦大桥,登高看世博场馆建设。
世博与进博遥相呼应
在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博士看来,2010年的世博会与2018年开始举办的进博会遥相呼应。
1850年8月3日《北华捷报》在上海创刊,编者在发刊词中这样说道:“自由贸易,无论对伦敦还是对上海来说已经不是实验,而是现实……这座城市让那些远离家乡的外国人用不同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编者由此预言,“上海的命运决定了它将成为永久的世界商场”。160年后,这座城市通过举办世博会,连接世界;168年后,这座城市通过举办进博会,主动开放市场,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进博会向世界展示的不只是一个公平和包容的“世界商场”,而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胸怀和责任。
经历世博洗礼,上海办展的能力令世界瞩目。而办一届博览会除了要有严密的办展程序和规则,还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上海世博会不仅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积累了经验,而且城市开放的人文环境、便捷的生活设施以及一流的展示空间也为国际商贸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上海向世界展示了其对开放的自信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世博会既已结束,又是开始”。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有“东方之冠”之称的中国馆在夜幕的映衬下显得光彩夺目。世博会开园后,中国馆最受中外游客欢迎。 本报记者张海峰摄
来源:作者:沈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