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电视剧李书香,李书香是哪个电视剧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5 17:38:17

真正决定《台阶》的,是细节!

台阶电视剧李书香,李书香是哪个电视剧(1)



我:我最开始没觉得这篇自读课文《台阶》有多好,篇幅不短,而且题目也不那么吸引人,作者似乎也不是什么“大家”。可是细细一读,一品才发现,竟然是篇难得的佳作。

学生:搜索百度得知:

作者李森祥是浙江省作协创作颇丰的作家,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几十集电视剧,共200多万字的作品。

我:恩,从这篇文章来看,他的确适合做影视作品。

学生:为什么?

我:因为他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好,而且特别善于用动词。很有画面感。你看他的文章就像看电影。你就把这篇文章看出是一部电影,主人公就是父亲、母亲和我三个人。我担负旁白的任务就好。

学生:好。我读两遍看看。

背回来三块青石板当台阶,虽说是踩在脚下,可是却一直还压在心头

台阶电视剧李书香,李书香是哪个电视剧(2)



学生:第一遍,我只看情节;第二遍分析课文旁边的提示和问题。还真像你说的那样,像是作者讲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十分清晰。“台阶”无处不在,整个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几乎每个段落都跟父亲和台阶有关。中心突出,非常紧凑,并不让人觉得文章长。

我:恩,你的感觉很对。其实这篇文章结构很清晰。

“老台阶-准备造新台阶-造新台阶-新台阶的感受”

事儿不大,人物也很普通,结构也简单,为什么你看着不乏味呢?

学生:这个题材很典型,台阶似乎家家都有,又各个不同,与父亲而言,不仅自己脚下要有台阶,而且心里的台阶更大更重。把台阶跟地位,满足,尊重,幸福挂起来,很有深意,更有时代特征,类似“攀比”,但更多地是要得到一份尊严,尊重;完全由自己劳动获得的尊严和尊重。

我:非常好。中心思想被你挖出来了。但是手法上的运用也有很大关系。前面我说的像电影是一种:

比如:第一句: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很像纪录片开头的话,吸引观众注意,引发悬念。然后不直接回答原因,而是交代目前的台阶来历和状况,等到辛苦了一年才彻底洗了一次脚的父亲踩着台阶时,才解开悬念:台阶代表地位。父亲嫌弃台阶低,是想获得好的地位,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尊重。

那另外一种技术层面的原因,你觉得是什么?

学生:你提到过了,就是生动的描写吧,有画面感的那种,尤其是父亲跟台阶相关的各种动作。课文旁注里面也提醒过我们的。

我:对!这也是本单元我们要重点学习的地方。什么叫传神?把有利于突出中心,突出人物的细节描写精准了,比喻生动恰当了,就是传神。我最喜欢那句话:

“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着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这里面的动词和比喻用得很赞!

学生:恩,我跟你想的一样。可是我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

父亲从我小时候就惦记着盖大房子,弄高台阶;忙活儿大半辈子,终于弄了九级台阶,却发现与人交道不太自在,自己也老了,身体也垮了,不能也不愿意留恋台阶了。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父亲不该造台阶吗?

我: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这个复杂的感受,他没有直说,而是更细致的描写父亲,让你得出的感受。

学生:父亲不自在: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父亲老了: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破了一些在台阶上。(原来是三百斤大石,可以一口气来回背三块的)

身体垮了: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

不再留恋: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父亲反问:“这人怎么了?”

我:对啊,九级台阶,新房子都好了,可是发现心里还有一个东西压着。

学会自己造台阶上去,还要给自己找台阶下来

台阶电视剧李书香,李书香是哪个电视剧(3)



学生:我也想问你,这人怎么了?造好了,不自豪,不得意,为啥困惑了?作者不想写父亲的了不起吗?不想说自己家台阶比人家好吗?不想写父亲虽然感觉累了,老了,但是有高台阶了啊!应该满足了。

我:对啊,他成了,努力做到了,为什么仍然不快乐?不满足呢?高台阶不就是地位和尊重吗?

学生:那看来不是,真正的台阶,还是没建立起来。

我:你从哪儿可以印证你的观点呢?

学生:房子造好,放炮时。“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还有父亲坐在高处,回答别人的问话,居然答错;还总觉得坐得太高了打招呼不自在,坐到最低一级,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在了门槛上去。却又抢了母亲的位置。真是更尴尬。

说明台阶造好了,自己老了,身体弱了,自信没了,原来是感觉台阶低,地位低自卑;现在是身体虚,无力感越来越多,又自卑。自卑惯了,台阶却仍然解决不了自信的问题。

我:所以,作者既没有表白观点,也没有总结陈词,更没有画龙点睛。为什么?

就是像影视剧一样,把真实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感受主人公的五味杂陈。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这样的故事才最打动人,这样的情节才给人深思。

父亲一辈子像愚公移山一样,把台阶造好了,这是好事儿,也是了不起的。

但是他没给自己心里找台阶下。要学会知足,适当服老,专注妻贤子孝,专注晚年生活。而不应该再去跟台阶较劲。让自己的心放下那三块青石板。

学生:你说的也很有味道,可惜不太懂。

我:不要紧,你明白作者如何写?为什么这么写就行。道理,需要时间去感悟。

学生:作者似乎给了答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我:老了,包含很多内容,也许只有我们都老了才能真正明白了。

学生:你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我的理解和文章的思想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呗?

我:其实,我也是某种“自言自语”,只能等到老了才能真正“醒悟”吧!

学生:呵呵,看来,这几个字词,还是我自己来活学活用呗?

我:那是啊!又没什么新字词,都是认识的,就要跟作者学,如何用得好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