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带着我姐一起去看的《遇见你》,看完的感受就一个:挺难受的。
我愿意为所有单纯、炽烈、义无反顾的爱情欢呼、鼓掌,也总是为那些曾经相爱过、甜蜜过、海誓山盟过,一起畅想过白头偕老最后却伤到肝胆俱裂的爱情感到意难平。
最初的相遇,总是美好到,让将来的自己连回望的勇气都没有。
余骄阳遇到周灿那一天,她的笑容温柔又明媚,照进了周灿的人生里。
因为余骄阳的支持,周灿得以有勇气坚持梦想,因为有周灿的到来,余骄阳也不再甘于做一个差生,而开始努力奋发。
周灿参加美术考试,忘了带资格证,余骄阳冒着台风暴雨,头顶垃圾桶去给他送资格证,那个场景真让我觉得,十八岁太美好了,十八岁的爱情可以如此放肆,放肆的喜欢一个人,放肆的一起做傻事,放肆的付出,放肆的要给对方一个最好的自己,放肆的期待未来和永远永远。
如果我是男孩子,十八岁的余骄阳就是我的理想型了,开朗、活泼、温柔、体贴,还总是有各种鬼点子,后来周灿给她的备注是“小救星”,是啊,在最初相遇的那些时间里,余骄阳就是周灿的救星。
02
第一次矛盾爆发,是周灿的实习机会丢了,余骄阳给他点了一个外卖,结果他走出会场拿外卖时,却进不去会场了,导致会展闹了笑话。
他虽然想不去责怪余骄阳,嘴上说着“没事,跟你没关系,是我自己没处理好”,但心里却分明怪罪的“如果不是你点的那个外卖,如果不是为了去拿那个外卖,我本来可以做的很好,表现很好,你添什么乱啊”。
那一次,余骄阳失望的对周灿说:“你别再来找我了。”这样的分手真的好鲁莽轻率,可是在笃信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那里,轻易的说出分手,又似乎无比正常。
因为知道你爱我,相信即便我说离开,你也不会放手,所以我可以在伤心、失望、难过的时候,放肆的说“分手吧”“别来找我了”,所以我们可以互相叫着劲儿,哪怕心理再想念,也要等着对方主动联系。
而后来真正的分手,却是悄悄的,悄悄的在心里攒着失望,悄悄的把对方与自己分离,最后也悄悄的收拾东西离开。
余骄阳就自己默默的走了,周灿没有挽留,再见便是一年后了。只看剧情,会觉得这分手来的又快又突然,周灿的不挽留也显得懦弱又绝情,但如果你分过手,大概就能体会到,不是不想挽留,分手也不是没有不舍,只是彼此都心知肚明:我还爱你,可是我们回不去,也走不下去了。
从前以为,分手都是声势浩大的,要吵着恨着叫嚣着,哪怕是和平分手,也是在说出分手的那一刻,才发生的,才算真的分开了。
后来明白,分手是一点一点,慢慢完成的,它有一个进度条,每一次隔阂、每一次失望、每一次不小心的伤害,都让分手的进度条更前进一点,余额更少一点。
03
电影最后,余骄阳的微信被超市工作人员拿去,给所有好友群发了消息,这时已经是她和周灿分手三年后了。
周灿回她,是不是中毒了,余骄阳很客气地回复,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不管从前如何亲密过,如何爱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手之后,翻了篇的爱情,已经离开了的人,就是如此的陌生、客气,内心中或许有万马奔腾,唇齿之间只能如此的云淡风轻。
我很生气,周灿居然对余骄阳说出,他要结婚了。他怎么能结婚呢,可是我姐说:“你想人家怎么样,都三年了啊。”
我看到他和一个新的姑娘站在一起,看到他给新的姑娘戴上戒指,真的好难过啊,为什么要这样,他已经走得远远的,走入了新的人生,或许余骄阳也已经走远了,但周灿的消息还是可以重重地重重地,刺痛她,而周灿的人生早已与余骄阳,毫不相干了,这辈子都不相干了。
我羡慕十八岁的爱情,因为那时候的彼此,世界都很小,小到可以一起为了同一件事,同一个目标努力,我可以拿出全部的我,来共同建设一个“我们”。
可是工作之后的余骄阳和周灿,世界变大了,各自都有事业,都有烦愁,都有不想向对方报,而对方也无力帮忙承担的忧,这时候的爱情,就有了“自私”的成分,他们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我”来摆平自己的烦愁,解决好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剩下的部分才能属于“我们”。
当我对你的需要,比你能够给出来的还要多了的时候,就像余骄阳外婆去世时那样,我就会感到失望了、心累了。
理智上我懂得,你是没有办法,不是不爱,只是两难,可情感上我无法接受,无法接受你做出的选择不是我。
多希望相爱的人能够成眷属,如果真的可以在对方的葬礼上,满足而没有任何遗憾地说上一句“他是最好的爱人,走向他的每一步,都是最开心的。”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