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基础积累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外(fèn) 赃物(zāng) 汲取(jī) 金戈铁马(gē)
B. 箴言(zhēn) 栈桥(zhàn) 中伤(zhòng) 锲而不舍(qì)
C. 嗤笑(chī) 诓骗(kuāng) 祈祷(qí) 不省人事(xǐng)
D. 勾当(gōu) 折扣(zhé) 筵席(yán) 根深蒂固(d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虚妄 侯车室 断章取义 大发雷霆
B. 濡养 订书机 前扑后继 相得益彰
C. 秘决 麦克风 持之以恒 郑重其事
D. 灰烬 倒计时 走投无路 李代桃僵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保证济南地铁3号线顺利开通,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许多困难。
B. 清晨的大明湖公园里,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
C. 企业努力打造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获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不二法门。
D. 济南万象城于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业,泉城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C. 济南的"海绵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区环境。
D. 预计到2050年,我国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超过4.83亿以上。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5. 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持汤沃灌 汤:热水
B. 腰白玉之环 腰:腰间
C. 无冻馁之患矣 馁:饥饿
D. 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
B.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乡为身死而不受
C. 言和而色夷 杂然而前陈者
D. 日有廪稍之供 此庸夫之怒也
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宋濂全集》,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 选文第①段中,作者从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两个方面写出了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C. 选文第②段中,作者将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自己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D. 本文主要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意在告诉马生唯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卫灵公纳谏
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③,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夫民未有见④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②陬(zōu)隅:屋角。③履决不组:鞋子坏了不得编织。④见:了解。
8. 请用"/"给下面
文字断句。(画一处)
灵 公 之 论 宛 春 可 谓 知 君 道 矣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
10.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卫灵公是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波媚①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醉酒②,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③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①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当时他身着戎装,往返前线,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②酹(1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③灞(bà)桥:与后文的"曲江"同在长安境内,为唐代长安名胜。
11. 词的上阕写景,从视觉角度写了①________;从听觉角度写了②_________;渲染了③______的氛围。
1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一句的妙处。
四.根据原文默写
13.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作者运用奇特的比喻描写塞外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1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他道:"吃了好贱的云片糕,你晓得我这里头是些甚么东西?"掌舵的道:"云片糕无过是些瓜仁、核桃、洋糖、粉面做成的了,有甚么东西?"他发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了来的黄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攘到贼肚里'!只是我将来发来了晕病,却拿甚么药来医?你这奴才,害我不浅!"叫四斗子开拜匣,写帖子:"送这奴才到汤老爷衙里去,先打他几十板子再讲!"掌舵的吓了,陪着笑脸道:"小的刚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药,只说是云片糕。"他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
(1)文段中的"他"是①_________(人物),本段情节表现了"他"②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通读全书,请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这个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20日,在济南举办的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故宫博物院共挑选出11个系列,172种文创产品参展,包括故宫美妆、故宫首饰、故宫图书等。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故宫彩妆系列了。展台前聚集了一大批年轻女孩,看着带有华丽、精美的故宫文化元素的口红,大家纷纷表示又要剁手了。
【材料二】1月15日,联想与故宫在以智慧新生为主题的联想&故宫文创战略合作发布会上,正式官宣了联想与故宫的品牌联合。与此同时,双方还带来了多款联名产品,包括体脂秤、看家宝等多款智能产品及配件。而作为已经上市的联名版电脑—联想AI0520XMax故宫文创联名款一体机,也出现在了这次发布会上。
【材料三】12月9日,故宫博物馆联合健力宝共同推出"祥龙纳吉罐",童年的味道健力宝也穿上了"龙袍"。"祥龙纳吉罐"的设计就是以故宫所藏的文物——乾隆皇帝的龙袍为创作灵感,提取了祥龙纹作为产品主视觉,另外辅以蝙蝠纹、祥云纹、火焰纹等传统纹饰,以寓意吉祥。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故宫博物院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如一杯茗茶,清香而悠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囯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多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6. 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能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
17. 阅读第⑧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18.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多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树
①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能记住它时,已经五岁了。深蓝色的瓦屋,赭黄色的矮墙组成了四四方方的小院,透过树叶的间隙可以望见瓦蓝的天、飘逸的云、晶莹的星和微红的日。枣树就长在院子的显眼处,很灵性地撑起一片天空。
②父亲一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就喜欢蹲在屋檐下,抽着旱烟,静静地观望着他的枣树。金秋时节,枣树也总是用一树的丰盈回报父亲。这时候父亲的嘴角和皱纹便会漾满一种沉思。
③在父亲悠闲的观望中,枣树一年一年地长大。枣树春意来得迟,院中那我喜欢的泡桐早已绿意满目,影绰着生命明丽澎湃的色彩,它才刚刚惊疑地从那似乎枯槁的紫褐色枝端探出一些鹅黄的淡芽。不久,矮矮的枣树便被高高的泡桐遮盖起来。
④后来父亲把所有的泡桐都砍掉了。说不出为什么,我心中感到几许淡淡的哀伤。因为我觉得父亲几乎所有的关爱都给了那棵枣树。
⑤枣树花开花谢,一晃十几年匆匆而过,为了求学我来回漂泊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港口,却很少驻留于家的那个港口。于是,我离枣树越来越远,离父亲越来越远。
⑥高三那年,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枣树却没有探出鹅黄的淡芽。光秃禿的枝桠刺向夭宇,似乎在等待温柔的阳光,等待蛰伏的花期。"实际上它是枯了。"我不屑一顾地说。父亲依旧悠闲地观望着那棵树,舍不得砍去。
⑦那年我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就在我整理好行囊恨不得一下子飞走时,我听见父亲莫名其妙地叹气:"走吧,走吧,都走吧……"
⑧我知道父亲又在怀念他的枣树了。可那是怎样的一棵树啊,它的树身还没有我高,一枝延伸成肩,一枝兀立成柱,恰如人的形象,负重与挺拔!
⑨临行前的晚上,竟下起了小雨,隐约听见小雨点儿拍打窗棂的声音,父亲又跟我说起了枣树,带着满脸的笑意。他说这棵树是在我出生的那天栽下的,树龄和我一样,自然就代表他的儿子。父亲还说,小时候的我很壮实,刚会爬的日子,在小院里,总爱一步步爬到那棵枣树旁,嘿嘿地用力,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望着一旁的他,哈哈地傻笑。说幼时的我脾气如枣树一样倔。然后,父亲看看又黑又瘦的我不停地叹气:这娃子吃的饭哪儿去了?哪儿像小时候又白又胖的模样。
⑩那时我才明白,其实啊,我才是父亲的枣树。为了我的成长,父亲给予了他所能给予的一切。日益苍老的父亲总是希望在他的呵护下的枣树能衍生一些青枝绿叶,多少年,我和这棵树样吸吮这方天地的鲜润,而我却总是误解着甚至根本不清楚那份关爱,企图去寻找另外的天空。
⑪走的时候,我才懂得:父亲对他那"无根"的儿子有一种抛不却割不断的情缘。这棵树在唤我回首张望,张望……我揉了揉眼角,有泪。
⑫注定在这细雨轻敲的夜晚,我寻回了最初的亲情。人是一棵树啊,而我是父亲的树,这棵树是父亲一生最大的付出,我该怎样顺应天地四时,长成一个卓然而立的自己呢?又何时才能为我的父亲撑起一片天空作为回报呢?
⑬我读父亲的树,忽然想起一句话:有一种缘于内心的情感,剥掉生活表层的浮华后,内核会显得更加美丽。那种情感,我们称之为生命与爱的东西,原本就生生不息。
(选自《中学语文园地》有改动)
19.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时间顺序概括本文围绕"父亲的树"讲述的事情。
(1)______________→我成长中,父亲精心呵护枣树→我读高三时,枣树没有发芽→(2)_____________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
它才刚刚惊疑地从那似乎枯槁的紫褐色枝端探出一些鹅黄的淡芽。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父亲一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就喜欢蹲在屋檐下,抽着旱烟,静静地观望着他的枣树。
21. 结合文章,谈谈对第⑬段画线句"那种情感,我们称之为生命与爱的东西,原本就生生不息"的理解。
22. 请从构思和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七、作文
23. 按要求作文
人都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但是成长并非时间和年龄的累积,而是一个契机,一个瞬间,让我们理解了父母,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责任……让我们懂得自己已不再是父母背后的那个孩子了,我们开始经历自己的人生了。其实,成长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请以"成长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