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与人拼命,往往只是一招制敌,比如辽国的“御弟大王”耶律得重、方腊的弟弟方貌、悍将贝应夔,都只看见刀光一闪,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只有跟隐世高手飞天蜈蚣王道人刀剑相搏的时候,初次用戒刀的武松打得比较辛苦——有人开玩笑说,武松这是*了飞天蝙蝠柯镇恶的大哥。
武松当然不会*柯镇恶的大哥,姓氏不对,时间也不对,绰号也不对,一个北宋末年,一个南宋末年,柯辟邪的大哥绰号飞天神龙。
笑话说过,咱们该来看看鲁智深跟人打架了。这位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梁山第一大侠,战斗特点有点像三国名将关羽:如果三十招还没有取胜,最后就只能以平手告终了。比如九纹龙史进、青面兽杨志、宝光和尚邓元觉,鲁智深都没有将对手拿下。
这时候有人就要问了:鲁智深和武松相比,谁更厉害?他们两人,谁才是梁山第一步战高手?鲁智深没打赢的三次单挑,武松能打赢吗?
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但是不管如何难解的问题,最后都会有一个答案。比如鲁智深和武松谁更厉害这个问题,最常见的答案是“马上林冲,步下武松”,也就是说武松步战第一。虽然鲁智深在梁山十大步军头领中居首,但是生死相搏,他还真不是乌东德对手。
但是细看水浒原著,我们就有可能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步下交战,可能还是鲁智深更厉害一些。
读者诸君都知道,决定单挑胜负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力量、速度、兵器、招式、意志、耐力。在这六个方面,都是鲁智深有五个占优。
首先咱们来说力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力气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武松虽然能把三五百斤的石头扔起三米高再接住,但也不是没有人能够做到——咱们说的是演义小说里的人,比如李元霸、裴元庆、孟贲、秦武王嬴荡,扔起三五百斤的石头,就像咱们扔铅球。但是在所有的演义小说里,能拔树的英雄却只有两个,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结拜三弟郑恩郑子明,另一个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比较起来,鲁智深比郑恩的力气要大许多倍:郑恩拔的是能当兵器用的枣树,应该也就碗口粗细;鲁智深拔的垂杨柳,能被乌鸦絮窝,要架梯子才能爬上去,怎么也得有一搂粗。
鲁智深跟武松相比,在速度上是有所欠缺的,这跟两个人的体型有关:如果说鲁智深像一位现代相扑运动员,那么武松就是无限制自由搏击选手。
笔者曾经写过,鲁智深在种家军用的应该是宋军制式兵器柯黎棒。这是一种用铁皮包着的大棒子,一头粗一头细,抡起来砸下去,比蒺藜骨朵还厉害。唐朝陌刀名将李嗣业,也经常使用这种大棒(棒与棍是有区别的),这种大棒还有个别名,叫做“马棒”。
鲁智深的禅杖,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有铲子和月牙,因为禅杖本来就是一头粗一头细拿在老和尚手里,用来敲脑袋叫醒打瞌睡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