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节目组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升级,针对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出版了这套图书版的《从长安到罗马》,共分为五册,包括“文明密码”“丝路商贸”“千年艺苑”“军事探寻”“社会生活”五大部分,配有700多幅彩图,从多角度探寻并展现两大文明古都的社会文化特色与历史传奇。
最特别的是书中采用了一种“双城记”的视角进行编排,左页讲述长安,右页讲述罗马,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同步展现和对比,生动直观地展示了这两大古都的特色与关联,感受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正体现了丝绸这一中国特产的价值以及它在欧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在陕西省石泉县前池河出土的一件汉代铜器“鎏金铜蚕”,是一件顶尖级的宝物,做工精致。它是当时朝廷赏赐给养蚕大户的奖品,足可见丝绸的制作在汉代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古罗马,昂贵的丝绸是上层社会贵族身份的象征。古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大帝就十分喜爱丝绸制品,经常穿着华贵的丝绸长袍。在罗马城里有很多遗迹都与丝绸有关,比如恺撒的雕像和画作上,恺撒都穿着丝绸。在图拉真市场遗址中,有很多古罗马的壁画和神像上显示出神也穿着丝绸服装。
唐朝时期的长安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里两座著名的大型市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物品和各式各样的商铺。在如今西安的劳动南路一带就有大唐西市遗址,也被定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此时的罗马也有大型的商贸市场,在一座专门为军事和贸易兴建的奥斯蒂亚古城中,留存有一个海滨市场遗址,也曾经非常繁华兴旺,甚至还有类似商业广告出现,比如把马赛克镶嵌在地上的产品图案,请专人进行吆喝叫卖。将近有两千年历史的图拉真市场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购物中心,如今修复后成为帝国广场博物馆。
长安的西市在当时有着井井有条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唐朝也设置了专门的机构部门进行管理,以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
而当时的古罗马对市场的商业管理则以行业商会为主,对本行业的事务进行内部管理,解决矛盾纠纷,宽松自由。对于一些重要的民生商品如盐、烟草等,则由国家指定部门或商户进行专卖和调控。从这种对比可以看到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差异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