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只镯子,不得不介绍一下它的出处。
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宁夫人为了给自己“瘸腿”的二儿子娶亲,将这只价值不菲翡翠玉镯交给小门小户的唐婉清,婉清对未婚夫的身体状况一无所知。
由于镯子被唐婉清不慎摔坏了一条缝隙,高昂的价格也让她不知所措,最终唐婉清决定留下来当二少奶奶。
二人日久生情,但二少爷却一直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他在远走前留下了和离书。不过婉清却选择留在宁府陪伴婆婆,帮助丈夫尽孝道。
宁夫人与儿媳的关系在长久的陪伴中亲如母女,最终唐婉清的弟弟出事了,为了救出弟弟,宁夫人同意用“传家宝”玉镯帮助唐家救人。
婉清的弟弟得救了,婉清手上的那只“传家宝”玉镯就在市面上流传了下来,辗转几个主人后,落到了李霜清的手中。
百年后的手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它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了。但“值钱”有时候未必是幸事,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价值不菲,李霜清在承诺送给刘茵的时候犹豫了,刘茵在发现自己拿到的是假镯子的时候也不再把婆婆当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