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哪首歌里,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31 18:07:35

一日,我读《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受燕太子丹之邀,决意刺*秦王赢政。临行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慨慷,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不正唱得是信天游吗?首先是即兴演唱;再之,共有两句;第三,用比兴手法,第一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其四,同押一韵。我们还可以把唱词译为白话:风吹萧萧啊易水那个寒,英雄一走啊再也不回还!这和我们今天吟唱的信天游有何区别呢?即使不同白话,荆轲所唱的词,完全可以用信天游曲调演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哪首歌里,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5)

明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中说:“荆轲”复为羽声,歌曰:

探虎穴兮人蛟宫,

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这首歌词译成白话文是:上山探虎穴啊下海进龙宫,仰望天空吹口气啊变成长江。这也可以看作是一首信天游。荆轲即兴演唱,曲调变了,韵脚也变了。我们今天的信天游也是曲调、韵脚可以随时变换的。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可以欣赏同一时期《史记》记载的另两首歌。一首是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爱妾虞姬即兴演唱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另一首是刘邦回家乡,亲自击筑,为家乡父老即兴演唱之《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唱的歌是四句,刘邦唱的是三句,都是楚声,和荆轲唱的不一样。荆轲,原籍齐国,生于卫国,辗转到了燕国,在燕国生活多年,熟悉燕国的风土人情,他唱的歌不是楚声,应该是北方民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呢?荆轲所唱的歌,即类似于信天游或者就是信天游。也就是,信天游是保存于陕北的产生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北方民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哪首歌里,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6)

陕北是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这块土地上保留着不少古老的中国文明,信天游即是其中之一。古籍中也保留着一些陕北民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陕北民歌是《上郡歌》。两汉成帝时,冯野王为上郡太守,其弟冯立继任,二人都颇有政绩,吏民吟唱太守歌:

大冯君,小冯君,

兄弟继踵相因循,

聪明贤知惠吏民,

政如鲁卫德化钧,

周公、康叔犹二君。

秦汉时,陕北设上郡,治所在今榆林市东南。吏民歌颂政绩卓越的太守。这首民歌应该有文人改动的痕迹,但其主体是变化不大的。

这首民歌,共五句,句句押韵,七言体,今天的陕北民歌和其一脉相承。流传为东汉末年蔡琰(即蔡文姬,吟诵自己身世的《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保存在古籍中的北方民歌,我怀疑其也是一首陕北民歌。理由是,陕北在东汉末年是匈奴汉民族争战、割据之地,蔡琰在汉末黄巾之乱时,为匈奴掳去,她曾途经陕北,唐人《绥州》诗云:“蔡琰归时鬓已秋”可证。后到今内蒙和胡人结婚生有二子,曹操执政时,乃时金壁将其赎回,乃有《胡笳十八拍》流传。《胡笳十八拍》很长,恕不全录,今摘录一些: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

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飘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天无涯兮地无边,

我心愁兮亦复然。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

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

更深放阑兮梦汝来斯。

从这些歌词中,似乎可以看到信天游的影子。历史是昨天的轨迹。延安有花木兰之故居,北朝民歌《木兰辞》,我也认为其是一首陕北民歌。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经历曲折,历勋卓著,群众吟之唱之,不足为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哪首歌里,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7)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咏唱了一个多情女子四妹妹和三哥哥的炽热之爱。以今推古,《木兰辞》为陕北民歌亦是不容置疑的。此外,古籍中还应该保留一些陕北民歌,如《捉搦歌》四曲和《崔劳利歌辞》等北方民歌,我怀疑其有可能是陕北民歌,或者说陕北民歌继承了其风格,因为这些民歌质朴、坦诚,句句押韵,和今天的陕北民歌应该说有血缘关系。综上所述,陕北民歌源远流长,在众多的古籍中,也可以找到若干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古代北方民歌的遗存,至少秦汉时期即有了雏型,虽经两千年之沧桑,但仍一脉相承,两句一段,以七字句为主体,一阴一阳,一描景物,一抒情感,即兴演唱,至今不衰。

来源:榆林文旅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