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急诊科又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科室。郑晓龙告诉我们,国内的医学院校是没有急救专业的,但国外却非常重视。女主演王珞丹饰演的江晓琪,便是哈佛急救医学博士。
没有急救专业,大部分医院也不太重视这一块,“我们的急诊科基本都是从各科室调人过来轮转,一段时间后再回各自的科室。但各科室都能有大师,急诊科却成不了大师。我觉得这对他们不公平,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来呼吁大家对急诊科的重视;如果有了急救学,那急诊科大夫的专业水平也能提高,能更好地救治病人。”
不能成大师、*是最苦最累的活、却遭受了最多的责难,更重要的是,患者治好了,多半会觉得是其他各科室的功劳,急诊科却不落好。“最危急的时刻都是急诊科在抢救人的生命,他们会帮助重伤病人迅速恢复生命体征,但病人却不把这个当做大师,他们觉得这是万金油,我觉得是不公平的。”郑晓龙表示。
在剧中,以王珞丹为代表的留学派和男主演张嘉译(饰演何建一)为代表的经验派,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是导演郑晓龙想要在这部剧中讨论的主题。
何建一是固执古板的经验派,他坚持“病大于人”、眼中只有病例;而江晓琪则把国外好的理念带了回来,她坚持“当我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应该给生命尊严”。俩人的冲突在一开篇的一场截肢戏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一位重症患者,何建一的判断是必须截肢,即使患者表明自己是家中唯一劳动力,也还是铁面无情;但江晓琪却坚持要先征求患者意见,寻求其他方案。
“我们想表达的是:即使最后还是要截肢,你也应该用一种对人尊重的态度。从经验上来说,何建一是对的,但你不能脑子里只装着‘病人’,你还得装着‘人’。”郑晓龙对小娱说。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式关怀确实是国产剧里相对较少见的观念,所以,有这样的初心,小娱认为,还是应该鼓励这部剧所作出的努力。何况,这不是导演郑晓龙在这部剧中倾注的唯一思考。
吃饱穿暖以后,我们该往哪去?
早在2001年,郑晓龙拍过一部医疗剧《永不放弃》,《急诊科》的主演之一江珊,同样出演了那部剧。之后他只在2014年监制了一部《产科医生》,就没有再碰过医疗题材。
在此次采访中,他不断和我们提到“精神层面追求”这个词,他认为这是《急诊科》与以往同类型作品最大的区别。“我们这个戏不是家长里短,有没有房子、车子、遗产什么的,矛盾和冲突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上的。”
郑晓龙认为,十几年前拍《永不放弃》有点儿超前,那时候讨论价值观的事,不会引起很多的共鸣;但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90后、00后逐步成长,他们会更多地在精神层面有所追求。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比较纯粹和聚焦的医疗剧,不加入豪门争怨猎奇元素模糊视线,也不贩卖狗血虐心的死缠烂打感情线,剧中的矛盾都产生在医疗上,观众不会看到一个像居委会大妈似的医生,医生这种高知行业,终于回到了它的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