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忽悠动员后,金大爷当机立断决定投资。
另一次体现牛小伟商业头脑的事件,是他看准了洗浴中心的商机,打算包个洗脚房。
这在当时属于新兴事物,用现在的互联网黑话来讲,首先要“影响用户心智、培养消费习惯”。
于是牛小伟在家里开了一场“行业宣讲会”,请来洗脚房前老板作为行业大咖,证明足疗项目的变现能力。
而妹妹牛小玲则作为业务专家讲解保健原理,并现场演示捏脚服务。
为了让菜馆生意持续红火,他卖过烧烤、推出过“自助火锅”。
可惜这些项目最后都无疾而终。
爸妈数落儿子动不动就想着发财,一点都不脚踏实地。
但用现在的视角看,牛小伟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他既吃不了苦,运气也差。
每次好像要成了,都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失败。
牛小伟离发财最近的一次,是市政规划在“达达*猪菜”的门脸前面修城市主干道,以后还要建商场、打造CBD。
饭馆原本生意已经越来越糟糕,家里正商量把它盘出去。
结果新闻一出,这地段立刻成了香饽饽,很多生意人纷纷前来试图抢租店面。
牛小伟愣是想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搞竞价拍卖。
首先设置准拍门槛:有意向要接手达达*猪菜的人,必须到店吃饭。
最低消费五百,酒水还得另点。
一番喊价之后,当年3万盘下来的店面以40万的高价成交。
如果这笔生意做成,牛小伟就要迎来事业上的第一次翻身仗。
甚至在签合同时,他还要求对方必须收购自己店里的二手桌椅和碗碟,否则交易取消。
即使对方盘下店面是想开服装店,根本用不到这些东西——可谓是把“捆绑销售”玩明白了。
只可惜在成交的最后关头,牛大婶带来市政规划改道的消息。
没了主干道、大商场,“CBD地段的黄金店铺”又变成了胡同里的达达*猪菜。
对方当场撕毁合同走人,怒赚一笔的计划瞬间落空。
志向远大的牛小伟,又变回“没啥出息”的餐馆小老板。
03
夹缝青年,寻找出路
十几年前,我觉得牛小伟这样动不动就跟爸妈陪笑要钱,特别没有骨气。
现在看来还是这样,但又好像不全是。
家境还算不错的他,看似基本的生活甚至享乐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但同时又最缺钱——或者说,缺的是赚钱能力带来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