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1933年9月21日),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2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1933年5月被捕。1933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朱青勋(1894年-1927年),又名孝玥,乳名夏奴,生于汝城县附城乡联江村一户贫苦农家。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郴州北街组建中共汝城县小组。"马日事变"后,为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之一。曾将郴县、宜章、永兴、资兴、桂东和转战千里的广东部份农军,全部集结于汝城境内,一度使革命处于低潮时的工农运动在汝城却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还曾在汝城部分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1927年8月遭地主武装残忍*害。
胡少海(1898年-1930年8月6日),原名振弼,学名占鳌,湖南省宜章县人。1926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加北伐。1927年脱离旧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同年5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29团团长、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加了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随红4军出击赣南、闽西,任第2纵队纵队长(也称司令员)、4纵队纵队长,参加了大柏地、长汀和三战龙岩等战斗。同年12月参加了古田会议。1930年6月在闽西任红21军军长,8月在漳平永福圩侦察敌情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2岁。
袁痴(1898年2月22日~1927年10月1日),字绍梅,又名不痴,临武县东区白水岱村人。1920年加入革命团体读书会。1921年3月15日读书会改名心社,以"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为己任,全体成员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0月,*到衡阳建立党的组织。是年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5月,袁痴领导了震动湘省的"三师学潮"。1927年初,任湘南特委秘书长。1927年9月29日在临武县镇南岭岳下村岳父家中被反动团防局诱捕。10月1日,在押送至县城途中将他*害于韩山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