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诗经》诗集中极为重要的一篇,王国维赞其为“最得风人深致”,即言其情感真挚动人、写景鲜明生动、风格朴素自然。无论情感、景物、语言风格,《蒹葭》都当得此评价。
在描绘诗人执著追寻的情感之时,诗歌以蒹葭(即初生柔嫩的荻草和芦苇)起兴。诗人清晨来到水边,想要寻找心中的伊人,只看到这满眼茂盛的荻草与芦苇随风摇曳,白露在其上凝结为霜,而自己想要寻找的人呢?则是越过芦苇,在水的那一方。
逆着流水的方向去寻找,道路是如此艰险又漫长,再顺着流水的方向寻找,伊人啊,似乎就在水的中央。诗人找到了吗?在我们读到第二节第三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情随着诗人一起起伏跌宕,提起希望,又落下,结局或许只能在终章以外的画面里去追寻。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除开诗经六义中本身的赋比兴,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整首诗三节结构类似,只是在第二节和第三节换了一些字,形成一种重章叠句、回环复沓的效果,这也正是诗歌中“一咏三叹”的修辞手法。
因为重章叠句,我们在做整体阅读时,便可以抓住几章中词句的细微变化,来分析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
你看,诗人在这找寻的过程中,所见的蒹葭从“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白露则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写出了一种追寻中时节在往前推移,时间在渐渐流逝的流动感。
可诗人想要找寻的结果呢?依然是眼看即将就要找到,却又蓦然失去了踪迹;刚刚失去踪影,却又在不远的地方有了模糊的影像。
其实是诗人并不知晓明确的方向、却又不愿放弃追寻的一种情感。而无论诗人想见的是老友,贤人,或者是爱人都好,结果无疑都是万般求见却不得。
可很多时候,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在整个追寻过程中,诗歌一咏三叹所形成的回环复沓、情感含蓄之美,已经是如同余音绕梁般牢牢地占据了我们的心间,即使无论过程与结果都有种怅然若失的情绪萦绕其间,均不伤其美感。
如果说《诗经》开篇《关雎》写了一个从百般追求到求而不得再到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故事,那么《蒹葭》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求而不得的“单相思”故事,无论这个单相思是求贤、求职、求爱,皆可,都适用。
如果简单地将它们两者都看作是爱情诗篇,那它们描写的同样是反复求之的追寻过程,只是最终面临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这样寻寻觅觅,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事业,关于生命真正的价值。有的寻到了,有的即使费尽一生的力气,依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年华便在这蹉跎中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