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 收藏时间:2023年02月10日 文档目录:我的文档/应用/微信收藏 本文档由金山文档【网页转文档】一键生成
原创李镇西1镇西茶馆
江西胡谋宇事件发生后,许多朋友都期待着我发声。但我一个字都没写。最初是舆论质疑调查结果,对此我毫无发言权,不能乱说。后来又沸沸扬扬地讨论孩子抑郁的形成原因,矛头当然是对准教育。对此我当然有话可说,但我要说的话早已说完,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我一直没有写评论文章的原因。我想到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完全可以代表我要说的话。于是我略微改了一下题目,今天重发。
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令我震惊的是,这样的新闻似乎已经让人不再震惊。
我的一位学生给我发来相关文章,她说:“您大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研究并发表与青少年自*有关文章的一线教育者,不知您最近是否有相关新作。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离去都令您痛心,因为您爱教育爱孩子……”
学生期盼着我有“相关新作”,她希望我写点什么。
我的悲凉无以复加。孩子的悲剧必然也是教育的悲剧,这是无疑的。虽然这事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论,在此之前,我们仅凭主观推测与想象去谴责任何一个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想写,却不知写什么好。要说的,要写的,似乎已经写尽,真的是“吟罢低眉无写处”。从1987年起,我写了一篇又一篇分析中小学生自*的文章,三十多年过去了,过早逝去的年轻生命依然与日俱増。我还能说什么?
学生说我“大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研究并发表与青少年自*有关文章的一线教育者”,指的是三十多年前我教她的时候,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有关研究中学生自*的文章了。
1987年11月,乐山市某中学高一女生宁小燕(化名)自*,年仅16岁。当时她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都感到震惊,他们实在找不出她自*的理由。宁小燕是连续两届乐山市三好学生。因为品学兼优的她“莫名其妙”地自*,我产生了研究她的强烈*。我骑自行车三十公里来到宁小燕的学校,采访了她的老师,得到了她的作业、作文和几封遗书,还有她从初三到高一的日记。
那以后的半年时间里,我白天上课,晚上便沉浸在宁小燕的文字里,倾听她的心声,抚摸她的灵魂,感受她年轻生命的起伏。终于我得出结论,宁小燕是殉道而死——殉真善美之道。和同龄人相比,她的阅读视野很开阔,她的思考因而更敏锐更深入,她从日常生活包括人际关系中感到,中国的思想道德观念并没有随经济发展而一并进步,相反和真善美相比,假恶丑有时春风得意。这是为什么?十五六岁的她渴望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解答,却无人知道她的内心。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给她灌输“崇高”,却不知道她的心灵最需要什么。最后,她决定保持自己的“纯净”,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
她在遗书中这样写道——
……我曾经很要强,想做的就一定要做,想得到的就定要获取,可后来,不知怎么的,我突地沉下去,弱下去,从而一蹶不振,我从未意识到的天生性格中的软弱一下子暴露无遗,于是我由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变得枯黄,最后从我着根的理想与信念的大树上坠落,直到现在,我坠落到了一片废墟变为蒲公英的世界(原文如此——李注),美丽的世界,坚强不跨的世界,生命之源世界。可见,我的勇气呢?我的力量呢?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变得坚强。照现在这样,我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较现实的东西是美好的,我不知道前面是怎样的,当然不会有鲜花,只能是沼泽,我现在踌躇不决,每走一步都是迷茫。
我们当然可以批评她认识偏激而心理脆弱,但这偏激和脆弱是谁造成的?不正是我们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吗?
1988年6月下旬,我写下一篇9000余字的人物通讯《真善美殉道者》投寄《中国青年报》。
没想到不到两周,1988年7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以醒目的位置在头版(第二版续载)发表了我这篇文章(压缩为7000字)的文章,标题改为“她给教育者留下了什么‘遗产’?”。
我实在是折服编辑改的这个标题,它揭示了宁小燕之死的意义——所有教育者都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已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文章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中国青年报》有一个“每月一榜”的栏目,专门列出上个月该报发表的反响最强烈的文章。拙作《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被列其中。上海《青年报》转载,《北京青年报》展开讨论。一位中学生读者写道:“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同年9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发表了一位叫“余燕”的学生的文章,作者写道——
《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给了一位“不知到底为何自*”的女中学生——宁小燕以相当可观的版面。像宁小燕那样热切地追求“真善美”又过于天真的好学生,当今已经很少见。而她走极端的解脱方式——自*,却大声发出了“在玫瑰色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困惑的众多青少年的呼唤”,以至记者用醒目的黑体字质问道:“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
身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的质问并不觉得奇怪。多少毕业生都曾对他们的恩师说:“您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不顶用。您想让我们做大好人,可社会容不下我们。”那些头发中有些许或许多银丝的“园丁”,对此往往只是摇头,叹惜世风日下,然后回到课堂仍旧向新一批学子传播他们坚信的正确思想,然而一切往往都只是轮回而已。
……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略;请给他们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
这一期待,便是三十多年。如果宁小燕还在活着,她今年刚好五十岁,而这位作者余燕,今年也应该五十左右了。她们当年的“期待”实现了吗?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可能还要期待下去。
宁小燕告别这个世界后的三十四年里,据说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但自*的中小学生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以至现在媒体报道一个学生的自*,也很难引起当年宁小燕之死那样的“轰动”了。
不说三十多年来,就说过去的2020年吧,有多少中小学生自*?当我写下这个问句时,我脑海里闪现出去年曾让我感到锥心的一个又一个孩子,请原谅我没写出他们的姓名,不只是为了保护离世孩子的尊严,更因为我实在不忍心写出来——那都是去年隔三差五出现在网上让无数人痛惜的名字。我相信,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想到这些可怜的孩子的。
然而,几乎已经是“规律”了,每当有了类似的新闻,总有人把矛头指向幼小的逝者:“怎么心理这么脆弱?”“现在的孩子怎么一点挫都受不了?”“太缺乏生命意识了!”“思维有缺陷,太偏激了!”……
应该说,年纪轻轻就放弃生命,心理方面多少是有些问题的。但是,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少成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何况,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和思维缺陷是如何产生的,作为教育者,难道我们不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吗?
当年,我在那篇关于宁小燕的长文中,有这样的段落——
按照惯例,出了人命案,总应该有个结论。二十多天后,经过多方调查、分析,区教育局发了“情况简报”,有如下两段──
“宁小燕在人生观上存在着缺陷,她对人生的意义、价值早就产生了消极的认识,因此,她的自*不是偶然的。”
“宁小燕的自*反映出加强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反映出在深入地关心、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方面,我们还应做很多过细的工作。”
这个结论当然是正确的,然而太简单了。
一切关心祖国前途、民族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都有理由发问:作为一位“平时显得懂事、自重”、“在学校期间,遵守纪律、好学,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较好,被选为班上宣传班委、通讯员和学校广播组播音员”(引自区教育局“情况简报”)的好学生,她的“人生观缺陷”、“消极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她的自*,除了她本人的原因以外,我们的教育该负什么责任呢?
今天,我依然保留这个“发问”。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突然想到鲁迅这几句话,心里很是悲哀。
回到那个朴素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教育?
刷题?分数?考试?特长?睡眠不足?视力下降?体质羸弱?“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东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今日疯狂,明日辉煌”?“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
无论对教育有多么丰富多元的理解,“人性”始终是其固有属性。
也无论学校把“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课程改革”“智慧校园”“国际视野”“一切为了孩子”等口号喊得如何响亮,如果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对生命的留恋,那这一切都等于零!
自*的孩子当然并不是多数,但承受着不该承受的精神压力而失去少年乐趣和人生欢乐的孩子,恐怕绝非个别!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走进心灵——应该是教育的基本品质。
从宁小燕到近年来一个个离我们而去的幼小生命,到底要多少孩子的生命,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人性,真正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2021年3月13日
————————————
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 也许有一本适合你——为您推荐12本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