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使Angel》(1937)美国DVD版封套
《天使Angel》(1937)属于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1892-1947)最喜欢的三角恋情的题材。当时放映后的反响却一般。
而即使是在近些年恩斯特·刘别谦本人被重新评估和高度推崇的局面下,这一情况似乎依然没有改观。是故事本的老套陈旧拖累整部影片的感染力?或者是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1901-1992)的气质个性与“天使”称号有些许差距而不能为观众所接受?或许这些因素都存在吧。
电影《天使Angel》(1937)宣传照,从左至右:茂文·道格拉斯Melvyn Douglas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赫伯特·马歇尔Herbert Marshall
始终认为黑白片时代的那些女星们,从珍·哈露Jean Harlow(1911-19377)到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1905-1990)、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1904-1977)、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15-1982),到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1929-1982),每个都是真正的美女,优雅,精致。
这部《天使》中的玛琳·黛德丽表现还是很抢眼的,这位德国电影大师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1894-1969)的缪斯长得十分有现代感,穿西装和裤装的时候有种独特的性感与优雅,非常耐看。
导演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在电影《天使Angel》(1937)片场教玛琳·黛德丽如何拥抱
《天使》之间复杂的三人关系——男人和女人,几乎都不处在同一世界里,他们甚至有着巨大的身份差异、地位差异、权力差异,但是恩斯特·刘别谦故意将反差拉到最大,将他们置于故事框架之中,只有一个目的:探讨爱的可能性,这里没有所谓的权力,没有所谓的自我,只是一种单纯甚至简单的爱,甚至最后大团圆的结局造就了歌舞升平的和谐世界——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在被反复强调的爱里消弭了隔阂,恩斯特·刘别谦在无伦理化、去阶级化、去身份化的影像里制造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