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胡最后结局,胡小胡和刘草结局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13 16:49:36

1

胡小胡的家在碧海阳光小区。小区位于城市的西部,离海很近,很安静。他在09年来到这里,觉得环境很好,就此住下。天气好的时候,胡小胡也许会在小区里散散步,平易近人,看起来就像一个面容慈祥的大爷。小区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名作家,包括同住一个小区的画家郭庆慧。直到有一天,胡小胡将自己写的书《寻找郁达夫》送给郭庆慧,他才知道,每天经过自己门前的这个人是一名作家。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胡小胡的母亲一直定居在美国。2000年,胡小胡在纽约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住在母亲家。母亲的邻居就是郁达夫的公子郁飞先生,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产生了创作灵感。

郁达夫去世那一年,胡小胡出生。 胡小胡没有名字,父母叫他地瓜,三年后妹妹出生,被叫做小米。上幼儿园的时候,报名表上填的是小胡,上小学的时候,前面加上一个姓,就叫胡小胡。

胡小胡没见过郁达夫先生,但是见过郁先生的侄女郁风画家。郁风和她的先生黄苗子是胡小胡家的常客。那时候胡小胡的家在北京北长街,边上是故宫和中山公园。他家前面是陈云的家,后面是彭真的家。有一年,北京闹流感,学生放假,胡小胡就开窗钓鱼。故宫筒子河里的鱼都很大,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事儿。

胡小胡的爸爸是著名漫画家胡考先生,抗战时期,胡考从仰光到香港,由潘汉年接运到苏北新四军驻地,在那里入党,杨帆是介绍人。1955年,正在先农坛育才小学上学的胡小胡有一天回到家中,看见父亲神色凝重,正在灯下写东西。每天都有人来家里收走父亲写的东西。父亲被限制出门,不许打电话,不许见其他人。

十三年后的一个春天,胡小胡在唐瑜家里见到了潘汉年和董慧夫妇。胡小胡眼中的潘汉年显得很瘦弱,潘汉年从西郊农场钓了鱼拿到唐家,胡小胡只吃了面条和小菜,没有吃鱼。

胡小胡最后结局,胡小胡和刘草结局(1)

2

父亲写了半年材料,生活终于正常了。胡小胡一家生活优渥,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工资待遇颇高。艾青在东单买了一套四合院,花了八千元,而当时胡小胡家的存款可以买三套这样的四合院。抗战时,父亲在美术界、电影界和文学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定期举行聚会。郭沫若戏称这样的群体为“二流堂”,到了北京之后,延续了这种吃喝玩乐的光荣传统。胡小胡以家属的身份参与其中,吃遍京城各大饭馆。

吃谭家菜,吃东单胡同里的西餐,主厨的老太太是白俄贵族,曾在圣彼得堡任宫廷御厨,便宜点的吃前门全聚德,一桌十块钱够了。有时候也在家里吃,来的有夏衍、丁玲、叶浅予等。有一次从上海来了电影界的客人,有特伟、陈鲤庭、桑弧、金焰、秦怡等,胡小胡觉着秦怡阿姨真漂亮,新凤霞阿姨恰巧也在一旁,一比就比下去了。

胡小胡也去丁玲家串门。在延安的时候,胡考和丁玲找*聊天,*用“炮台”牌子的香烟招待。去丁玲家的时候,正是这一年的春节,丁玲给了胡小胡十块钱压岁钱,正好能买一张齐白石的画。丁玲悄悄地告诉胡考,我一个月要花一千块呢。二十多年后,有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胡小胡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老太婆,衣衫褴褛,两眼无光,白发苍苍,头上缠着一条沾满泥土的棉线头巾,完全是一副农村老太太形象。胡小胡用了两秒钟确认,这是丁玲阿姨和她身后的陈明叔叔。

1957年春天,胡小胡懵懂地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胡小胡常常听见父亲和母亲在客厅争吵,他们在谈着一些孩子听不懂的事情。不久之后,父亲去了很远的地方,母亲也去了乡下,父母都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包括开除党籍。

这时候,胡小胡和胡小米在北京上学。胡小胡在人大附中读书,暗恋同学司马小萌,她是驻印尼文化参赞司马文森的女儿。但是他并没有让这种纠结的暗恋耽误学业,有一段时间,他天天怀揣两个馒头到人大图书馆上自习,从早上七点坐到晚上九点。一天也不间断,那是一段最用功的日子。而在考前一个月,胡小胡每天下午花一毛钱买门票,骑车子到颐和园游泳, 那是一段最放松的时光。

填志愿,第一志愿清华建筑系,第二志愿,还是清华。

以胡小胡的成绩,在全国还没有去不了的学校,但是还得报清华,清华不看家庭出身。

胡小胡最后结局,胡小胡和刘草结局(2)

3

胡小胡客厅的电视旁边,有很多音乐cd,像码放整齐的砖一样放在电视柜上,胡小胡对“老柴”情有独钟,大概源于学生时代的一段特殊记忆。

六十年代中叶,胡小胡从学校逃出来,躲到好友洪平那里。洪平的爸爸就是《国庆十点钟》的导演,他也是北影导演系的学生,胡小胡在他那里住了八个月,从电影学院的图书馆里借来了许多唱片,有莫扎特、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也有“老柴”。那一段时间,他们躲在小屋子里,拉上窗帘,像地下党在秘密开会,老唱片遇到划痕的地方会滋滋响,但是他们听的如痴如醉。

胡小胡还喜欢踢足球。在清华的时候,有一个一年级新生叫贺鹏飞,他身材魁梧,对足球十分着迷,最想加入足球队,可是足球队不要他。于是贺鹏飞每天站在球门后边捡球。其实他比胡小胡高两届,毕业于男四中,第一年没有考上清华,北工大录取他,他不去。第二年还是没有考上清华,到清华附中再读高三。第三年终于考取,可见他的执着。他的爸爸是贺龙元帅,贺龙管过全国的体育工作,但是贺鹏飞想进学校的足球队,不行,只能天天在球门后面捡球。胡小胡的足球踢得非常好,是清华队的主力前锋,和国家队队长高丰文踢过球,把高丰文撞得眉骨裂开。

胡小胡大学的时候还喜欢下围棋。这应该源于爷爷的家传。他的爷爷胡允昌是沪上围棋高手。某日,两个日本人拿出三十大洋,点名爷爷下棋,爷爷赢了两盘,把钱往前一推,抱拳道:请先生把钱拿回去吧。后来段祺瑞把胡允昌接到北京,专门和段祺瑞下棋。过了一段时间,爷爷回来了说道:有个小孩儿很厉害,十一岁,是个天才,我已经下不过他了。这个小孩儿是吴清源。

胡小胡大学的时候,特殊年代,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大家都是逍遥派,于是可以跟国手陈祖德下棋。

4

毕业的时候,胡小胡填了一首《贺新郎》。他被分配到鞍山。在岗位上,胡小胡似乎更钟情于文学创作,这承继了书香世家的文学基因,也和小时候在一群艺术家中间的耳濡目染有关。 胡小胡先后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嘿,妈妈球队》、中篇小说《阿玛蒂的故事》、长篇小说《蓝城》、《太阳雪》等。 其中篇小说《阿玛蒂的故事》获辽宁省政府文学奖。长篇小说《太阳雪》获东北文学奖。 其实关于文学创作,早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一年,他和父母住在上海淮海路,胡小胡和陈毅、饶漱石的孩子上同一个幼儿园。那个幼儿园很大,从大门到洋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路,路两侧都是草坪。他在上海生活了一年多,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原来五岁的胡小胡做了一首诗,是嘴里说出来的:月亮睡觉去了,星星在天上站岗,不让太阳来。

【END】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