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城市,原来的厦门经济特区是比较小的,只局限在厦门半岛,后来慢慢扩大到岛外了,只是时至今日,厦门半岛内外的发展还是有差距的。厦门的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管辖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6个区,岛内是湖里区和思明区,岛外是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从这里看出来,厦门的主城区是比较小的,只有两个区,其他的四个区都在厦门半岛之外。
厦门与岛外的交通有几条大桥和海底隧道连接,厦门本岛内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湖里区则是新兴的金融商贸发展区。这两个区内高楼林立,厦门最漂亮的地方就在岛上,很多人觉得只有到了这里,才算真正到了厦门。与一桥之隔的岛外相比,这里的房价也是最高的,在岛外能买一套房,岛内却买不到半套.
现在还可以预见,厦门现有的交通体系中,只要以岛内为核心的规划思路未调整,即便在未来有更多的桥隧通车,岛内的交通压力也难言缓解。随着岛外各区的繁荣,捷径上的便利,岛内的交通压力只会是越来越大,而不会是越来越小。
站在市民体验的角度,“四桥一隧”通车后,厦门岛内的交通压力并没有感觉到有效缓解,堵车仍是海沧大桥和翔安隧道的家常便饭,厦门岛内的出行和停车问题却是一天比一天麻烦。
说到底,厦门的交通规划并没有脱离以岛内为核心的“小岛意识”。
当年建设厦门的时候,最好的规划和资源都给了厦门半岛,造成现在岛内外的差别很大,厦门岛内的人不愿意去岛外,半岛外的人又想挤进半岛内,这就是很多人的厦门情结。其实这很好理解,哪好去哪,就像深圳关内关外、北京三环跟五环一样,差别还是有的,需要时间去把差距填平。
岛内外差距越来越大
交通设施和教育资源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小岛意识”决定了,厦门要推动岛内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而“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只会进一步拉大岛内外差距,让厦门岛内的资源聚集优势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源在厦门岛内的高度集中,直接导致了岛内岛外房价两极分化,思明区房价高过湖里区,岛内房价是隔着“四桥二隧”岛外房价的不只翻倍,思明区房价甚至是同安区的不只三倍,是翔安的两倍多。
教育差距
1.倒回十年前,也就是他们小学一年级,是2012年,那一年岛内最贵的一手房也就3万出头,岛外遍地1万以内的房子,岛外尚未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这一年优质的家庭和生源都选择岛内是很正常的,成绩和岛外拉开差距也就很正常;
2.现在岛外遍地3万 的房子,甚至有5-6万,比岛内一堆老破小更贵,很多优质的家庭更愿意选择岛外,一套岛外新房的价格跟岛外非重点学区的总价相比差不多,家庭实力甚至很多岛外都远远超过岛内,所以你会发现最近几年岛外很多第一梯队的初中成绩逐步上升势头强劲;
3.教育均衡化,各路名校出岛,岛外不少生源纯粹的非挂牌学校成绩也是喜人,比如海沧的四大金刚,集美的杏东和诚毅等等;
4.岛内很多集体户和统筹户也加入读书大军,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生源是不如岛外第一梯队的,这些将在未来的中考上逐步显示出来;
5.岛内普高录取率比岛外低,好学生更容易上好高中,而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其实更难读高中,所以岛内的内卷更严重,但是不管你卷成什么样,总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高中读,对于家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拼命挤进岛内,孩子成绩持续中等偏下,可能未来只能读中专。
二十余年来,厦门岛内学区房价也只涨不跌,划片对应厦门实验小学的玉滨城,17平方的窝居卖出了23万/平方的天价,体育路周边的一些“老破小”,因为对面迁来了一所临时安置的湖滨中学,房价由原来的大概5万/平方不到,跳涨到现在超过6万/平方。
尽管岛内岛外房价两极分化,在厦门岛内资源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即便是已在岛外安居乐业的新厦门人,为了能够让孩子读上岛内的优质学校,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岛外更实惠宽敞的房子,在岛内换一套“老破小”学区房委屈求全。
新厦门人往岛内集中的后果是,进一步造成岛内资源的物以稀为贵,加剧了岛内岛外的房价分化。
资源集中在厦门岛内的弊端不只体现在交通压力和岛内外房价的加剧分化上,可以这么说,资源越是集中在厦门岛内,越是不利于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恰恰相反,资源越是往岛内集中,岛内的核心地位就越是巩固,岛内外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岛内人口密集度堪比香港:
厦门全市土地面积1700.61平方公里,厦门本岛157.98平方公里,据此计算,厦门全市人口密度为3035人/平方公里,岛外人口密度为1977人/平方公里,而岛内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1.34万人/平方公里,岛内人口密度是岛外的将近7倍,以占比不到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市超过40%的人口。每日经济新闻的统计显示,过去10年,厦门岛外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提高11.84%,但GDP比重却仅增长0.58%。2020年,岛内经济密度21.83亿元/平方公里,岛外仅为1.9亿元/平方公里,二者相差超过10倍。
另一个数据是,2016~2020年期间,岛内GDP占比从52.37%提高到54.02%,岛外占比则从47.63%下降至45.98%,二者经济总量差距从180亿元扩大到500多亿元。
畸形的岛民思想:
思明是厦门中心城区,思明最好大家认可,至于其他区,谁离思明区比较近发展的比较好,离思明区比较远发展的比较差,你说的歧视就不太对了,只能说越靠中心城区优越感越强吧,岛内是好,岛外也不差,岛外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岛外海沧区和翔安区发展就很好呀,靠近思明区,政策规划偏向很多了。
且不说在厦门人心中,六区之间到底如何排名,但在厦门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岛内凌驾岛外的优越感的确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厦门人的“岛内情结”,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易中天曾在《读城记》厦门岛篇中写道:「厦门人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历史的沿革,加上认知的延续,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顺理成章地优先开发了现在的思明区。与之相比,现在的湖里、集美和海沧,在1958年还被统称为郊区;而现在的同安和翔安,当时则属于同安县.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样的理解,普遍存在许多老厦门的意识中。但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歧视,那或许并不太准确。
其实,作为典型的海滨城市,厦门还兼具了罕见的海岛式城市结构,这在过去来说,确实只有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们盘根交错在几代人心里,孕育出了厦门人的“岛内情结”。
如果对于老厦门来说,“岛内情结”是一种念旧的话,那么对于新厦门人而言,“岛内情结”或许意味着身份和资源。
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出口加工区首期工程破土动工,从此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不再是原来的厦门,一批批新厦门人不断涌入,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岛外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大于岛内常住人口总量,岛外人口增速显著高于岛内,湖里区常住人口出现减少,比上年减少0.2万人,下降0.2%。
对他们而言,生活在岛外,工作在岛内,成为了无奈又合适的选择。造成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岛外生活成本低,而岛内收入高。不过,更多有条件的人首选仍是在岛内生活和工作,他们看重的,是资源。
未来的厦门文化:
厦门一直都在朝着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方向努力。
“两桥收费改革”是较早推动的实质性举措。2001年,25位市人大代表提案改革两桥收费,包括:对本地所有车辆统一征收年费,对外地车辆则按照原来的方式收费;运用资本营运手段,寻找本市符合条件的优秀资产进行置换,将两座大桥资产和债务一并转移后,再改革收费办法;由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每年给厦门路桥股份公司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降低本市籍车辆过桥费用。
时隔四年,厦门港务与厦门路桥完成资产置换,两桥收费改革启动。
2019年,厦门全面取消“四桥一隧”收费。
事实证明,厦门桥隧收费改革并直至最终取消收费,方便了货物进出厦门岛,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激活了贸易往来,对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也应该看到,桥隧收费改革中,以岛内为核心的“小岛意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方便岛内岛外居民进出厦门岛,降低商贸企业进岛经营成本、提升效率的主体思路依然未变。
2006年,厦门首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飞地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到岛外,岛内则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可以视为厦门鼓励制造业迁往岛外的开始。
以下是网友的留言:
@天山童佬:翔安区的处女地比较多,目前只是围绕新店镇,往北还有马巷镇,新圩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厦门施展宏图大志,必须拓展岛外,期待鹭岛大手笔绘画蓝图!
@小罗:我住在杏林,地铁建好后,软件园三区和周边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我切身感受到岛外的变化,未来可期啊!
@江一一:海沧的配套已经慢慢完善,连锁店也越开越多,每年的变化都不是一点大。要我说的话,感觉海沧完全不输岛内。
或许,正是这些“新厦门人”大量定居在岛外,带动了这些地方的发展吧。就比如最近正在厦门看房的河南人小华,在几经比较后,就把目光放在了厦门岛外,他说,现在销售介绍项目时,不再说进岛多近,而是强调距离环东海域多近,距离集美新城、马銮湾有多近。
产业和城区已经沿着海湾铺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句美誉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曾几何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浦西情结”影响了几代上海人;甚至连年轻的深圳也有浓厚的“关内情结”;而厦门,“岛内情结”更是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启动,厦门已经逐步从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跨越,“岛内情结”似乎也慢慢变淡。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沧桑斑斓的城市变迁史,而在城市不断扩张变迁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跟随、跟进城市的脚步。有人选择坚守老城,有人勇敢挺近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