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用表姐的话“卢浮宫”来形容王老师的家一点都不夸张。四代同堂,全住一起,加上后院安保公司二十多号人,大户人家的派头不言而喻。
而再反观王老师的日常便服,俨然一副大少爷的作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重样干净利落得体西装,带着眼镜更显斯文,即使是站在当红明星冯安宇面前,气场依旧。
到表姐家招待李飒父母时,衬衣是香奈儿的,出行车都是低调丰田埃尔法。
最精彩的莫过于“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的名场面。为了在王老师面前宣誓主权的大明星冯安宇第一次拒绝了王老师的主动握手,便端着自己明星的身份扬言要带王老师混。
表姐和冯安宇
当冯安宇主动握手时却看到了王老师香奈儿的衬衣袖扣,言谈中还知道了王老师还有金主爸爸的身份。从冯安宇进门时的趾高气扬到最后的悻悻不乐,整个情绪的转变,与一如既往淡定的王老师相比,气场和修养着实见高低。
身为明星冯安宇对事业的追求是趁着年轻和热度,怕胖,所以各种节食,担心皱纹,每天定时锻炼,跑剧组,多拍作品,为不可预知的退出做努力也叫做挣扎。而王老师,自带家族企业,对世界的需求无几,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也是一种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对这个世界的需求有多少,事业心就会有多大。
02 关于热爱——“我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有天,女主陈惊跑回表姐陈老师的家中,很是高兴地告诉对方,自己找到了自己所擅长的东西了。
关于“擅长”这件事,陈惊最是有心得体会。“我知道自己挺普通的,也觉得这么不上不下地混日子,挺开心的。我也想干出点什么,让别人看得起。可就是这个“什么”真是太难了,我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最擅长的这个什么。”
陈惊和油渣
对于陈惊的困惑,表姐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道,“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在没有找到这个“什么”的时候,陈惊的生活除了吃喝玩乐找乐子,确实没有特别额外的追求。
亦如在宿舍里,同寝室西洋乐队优秀的小提琴手郑有恩有对陈惊做过最嘲讽又最直接的评价,“陈惊,我看你不是来学音乐的,反倒是像来度假的。”都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床上摆满了各种新鲜小玩意,墙上贴的是师哥钢琴演奏表演时的海报。
跟其他同学把自己的乐器视为生命般热爱的劲头,在陈惊身上看不出半分,甚至连她学的什么乐器都无从知晓。
所以对当时无所追求的陈惊,用混日子来形容最是恰当。
对比下来,陈惊喜欢的师哥王文,则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钢琴弹奏上熠熠生辉。他的优秀让一无是处的陈惊遇见便成了惊喜,所谓的喜欢不过是陈惊对优秀的向往,比起男女情谊,心生仰慕才是少女的初心。
师哥王文和陈惊
她羡慕师哥在弹钢琴上的音乐造诣,而她连最基础的大调小调都分不清;她羡慕师哥对钢琴的热爱和执着,而她虽然学的是扬琴却没有心生任何的偏执喜爱,甚至连多一份的热情都没有。
直到后来,看到钢琴表演的师哥在舞台上精彩演出,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时,她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才开始想起自己当初学音乐的初衷——争取舞台。
目标有了,便有了开始组乐队的行动,也因此有了跟表姐的对话。
很是高兴地说自己找到了所擅长的了,后来反问表姐,表姐说她也找到了,她的答案是,好好爱自己。